闻道丶生活(刹那欢喜)上班这点事儿

明白了这一点,改变不是难事

2017-08-26  本文已影响22人  奔跑的二师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世界两极分化严重。

勤奋的人勤奋至极,玩乐的人娱乐至死,还有一大部分人想改变却从来不付诸任何行动。

如果说各有各的追求,那么前面两种人活的很开心,最后一类人很痛苦。这没有道理。

01

A是我大学同学,去年毕业时一直想去快消品做营销,但怎奈到毕业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后来辗转去了深圳,如今在一家银行上班,工作不低,工作不累,基本能保证每天7点下班,新交了一个男朋友。按理说有钱有男人,应该过的很幸福才对,可这丫偏不。

昨晚她打电话给我,说自己还是觉得现在的工作没劲,银行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想跳槽去做营销策划,但又担心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甚至骑驴找马都懒得去,让自己动一动真的是很难的事。

这事要搁刚毕业那会儿,我肯定会说“你丫活该啊”。

但今年,我长大了啊。知道人其实都有很多局限性,抱怨也无非是想找一个感情的宣泄而已。所以这一年,我听的多,说的少。

02

直到上个月读到了一篇《科学》的文章,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解决行动力不足以及自信问题的关键。好东西没道理不分享。

研究实验是这样的做的:

将两只小鼠从两段放入敞口的玻璃管道,这时候小鼠狭路相逢,不进则退的一场较量在所难免,而优势者会在30秒内将对方推出管外,不断被挤出的称之为劣势小鼠。可当试验着操控劣势小鼠获得6次以上的胜利后,它就能能独立战胜之前的优势小鼠,而且这种优势通过改变小鼠神经突出连接强度迁移至其他竞争实验当中。

“强者恒强,成功经历或许正在改变着大脑,让我们在下一轮竞争中更易获胜。”这一研究正是对于“胜利者效应”的生理学解释。

03

对于现实生活而言,这个理论其实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比如犹豫者们可以从一些小事中先获得竞争优势,再去寻求于大的改变。这些小事可以是坚持每天仰卧起坐20个或读书10页,等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至少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比身边的人都做的更好。那么再开始做一件难度更高的行为转变,这时候就容易的多了。很多人都知道,我的自卑心理就是大二的时候通过跑步克服的,但之前真的从来不知道胜利者优势的存在。

现在,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读书、运动和写作以后,我甚至觉得自己以前一直学不好的英语现在很容易就能学会,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赶紧开始,只是理智告诉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分那么多时间给他们。

就像我在《为什么我们总完不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这篇文章所说的,毅力、成功欲这些后天的精神是根本无法战胜懒惰、恐惧这一天性。那么,只能通过制度、方法一点一滴的消磨懒惰。而胜利者优势则是其中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如果改变太难,那么先从小事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