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江湖简友广场读书

淑曼 ‖ 风筝影视剧

2023-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淑曼

信仰与情怀支撑起的人生谍战剧

       “线断风筝”是中性成语,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却似石沉沧海,线断风筝,不见回来。”

      《风筝》是由柳云龙执导,柳云龙、罗海琼、李小冉领衔主演的谍战剧,该剧以潜伏于军统内部的共产党员“风筝”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共产党情报员坚守信仰的故事。

      柳云龙饰演《风筝》男主角郑耀先,他是国民党军统的王牌特工,以狡黠机智和心狠手辣闻名,实则是共产党情报人员代号“风筝”。郑耀先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十八年,在数十年的情报员生涯中功勋卓著。

      《风筝》改变了谍战剧中正面角色的设定和敌人的脸谱化形象,该剧对解放战争时期隐蔽战线那段斗争史的还原,真实、唯物。剧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郑耀先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纠结与自我救赎及郑耀先个人命运的撕裂感,呈现出的复杂的多面性,体现了地下工作的坚守与不易,残酷与牺牲。

      身处虎狼之穴,投入到隐蔽情报战线,源源不断为党提供各种重要信息和军事机密,使党能事先获知敌情,及时做好各种安排和部署,才能一次次躲过危机和赢得胜利。并且以共产党人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为主线坚守信仰的故事。

      柳云龙饰演的军统六哥,演技炸裂,爆发力十足,很虐心,激发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同情、遗憾,悲伤等凄凉情绪。

      最使人难忘的则是“心狠狡黠”的“鬼子六”,有三种感人的情怀,当老泪纵横的郑耀先回忆艰难的一生里所爱过的3个女人,台词感人至深。

      在潜伏的10年中,他有初恋程真儿陪伴,度过了孤独又难熬的日子。程真儿死后,她的骨灰被他挫骨扬灰,只能留下手指甲里的骨灰保存下来,留给他痛彻心扉的感受。

       中统的林桃,铭心刻骨爱上了郑耀先,甘愿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两个人平静生活了几年,成为了真正的夫妻。后为他牺牲自毁容貌,自杀离世。

      他们的孩子周乔儿,更是让人怜惜的心痛,对于他这个父亲,只能悄悄地哭……

      几十年的死对头韩冰,却是他一生的挚爱;郑耀先对韩冰曾经说过的话:“上天,总爱跟人开玩笑,真心相爱的情侣,或许无法在一起,而刻骨铭心的仇家,却总能在相逢不如偶遇的巧合中,抬头不见低头见。”

       韩冰,表面上是共产党,信仰纯正,实际上却是国民党潜伏在共产党内部的“影子“。对于郑耀先,亦敌亦友,却是终身挚爱。

      这是劫后余生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单独相处;也是“风筝”与“影子’,更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话:

      如果他(郑耀先)心里有我,就肯定是一个人来。

      韩冰:“亏待你了解我,高山流水遇知音,此生足矣了。”

      郑耀先:“对你我来说,不需要说出口,这个世上没有比我们俩更针尖对麦芒,我们俩谁都绕不开谁。”

      韩冰:“遇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郑耀先低头很是沉重:“你为什么,为什么是个国民党?”

      韩冰泪流满面:“你为什么是共产党呢?” 

      郑耀先:“你说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惜钟子期听俞伯牙弹琴,只是听到了慷慨激昂,便以为先生志在高山。”

      韩冰“俞伯牙的琴声依然还是清澈婉转,先生其实志在流水。”

      郑耀先:“你我都是一叶障目。”

      韩冰:“往不好听了说,是有眼无珠。”

      郑耀先:“你一直在等我,算是成全了我。让我完成了三十年前从组织那接下的任务。从此我和国民党再无瓜葛。”

      韩冰:“说来可笑,我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的。是你让我想起还有这么一个身份。同样是三十多年前,戴笠长官命令我,找到风筝。有多少共产党人受牵连于我的情报,直接死于我手。我无数次问自己是人是鬼?回答是鬼!

      我是影子,可是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你居然是共产党。太可笑了,表面上你比军统还像军统。我呢,比共产党还更加布尔什维克。我知道你不是周志乾,你是郑耀先。

      我多想,你只是郑耀先。我怀疑过你是风筝,可是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你就是风筝。我本来早该已死,谢罪于民众,只是,想再见到你。再见最后一面。”

这杯红酒,不,这杯毒药,请成全我!也是予以我最后的尊重……

       虽说是命运过于捉弄人了,百头偕老是郑耀先和韩冰此生此世的共同心愿,然而苦苦熬过了几十年,在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之际,郑耀先却要亲自给韩冰戴上手铐。

      他与她,内心深处的“爱”与“情”,是不能够抹去。尽管是悲情收场。

      两鬓霜,一身伤;尝遍人间万般苦,蓦然回首,所爱三个女人,洒落两行泪……

      当《风筝》“告别”主题曲在耳边缓缓响起,我同样是两行泪。

没有告别,已成永远,

没有相约,何时再见,

红色的,白色的夜,两个世界不能越,

谁将一切改变?依依不舍,

爱的缠绵,天上人间声声唱,

对你诉说,思念硝烟散尽,

海风啊停止哭泣,伊人已去,你在彼岸等着我归来。

梦醒独徘徊,往事如烟,

尘封已久,仿佛出现红色的梦,白色的夜,相伴着你脉脉情深,

两个世界不能越,谁将一切改变。

      选择的路啊,恰如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描述深邃的哲理,对于当初如何抉择走哪条路的心情。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

      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因为它充满荆棘 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

      在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将轻轻叹息,叙述这一切许多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选择不同,命运亦不同!一个重要决定最终塑造了“风筝”,“共产党员”可歌可颂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