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行】逗留口岸的日子(二)
静静等待办理验关手续时,海关的小陆走进大厅笑着向我招了招手,我得感谢他前几天悄悄带我到国门界桥那去了一趟,那可不是随意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地方(后来开放,也是铁栅栏门紧锁)。
国门最早建于1916年,经过1940年、1950年、1955年、1960年以及1974年多次修缮,最终改建成砖混结构。国门高5米,宽7米。由红松木建成 ,涂黄色油漆。中心门上高架天安门图案,刻“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中心门两侧开有侧门,上嵌菱形透刻花纹。
当时,我站在国门界桥中间的白线位置上,小陆告诉我,千万得小心,如果不小心抬脚或滑倒越过了白线,哈方那边的子弹就会迅速飞来。这一听可把我吓坏了,想到哈方那边还埋伏着狙击手,我倒退着竟差点绊倒。后来看小陆哈哈哈地大笑,我才知道是他在逗我这个傻瓜。不过,听他的话倒是没错的!
国门界桥下面穿行着的是乌勒坤乌拉斯图河水,以界桥河水中间为基准,一半归中国,一半归哈萨克斯坦,此河发源于新疆吉木乃县萨吾尔山,属于冰川积雪补给河流,河东属于中国,河西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整个河谷呈现“U”型,河流紧贴哈萨克斯坦国界山根下,河床仅几米宽,最窄处可一跃而过。我在界桥这边看河水是个“S”形。当我问小陆是否有人故意跨越界河时,他说那属于边防军事务,抓住后严惩毋庸置疑。
这里以前叫中苏界桥,桥头两侧都各有一个小木屋,哈方那边是“人”字顶的原木涂蓝建筑,窗框为白色。中方这边也是“人”顶原木,不过中方这头把木屋顶与窗框涂成了蓝色,屋身的板条是黄色的。看起来更鲜亮一些。
界桥木石结构,桥身有木架支撑,分3孔,每孔跨度约4米,桥总长12米,宽8米,高1.6米,负荷8吨,最大过水量8立方米/秒。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后,这里就改成了中哈分界线。
在口岸的前半个月里,除了中午与领导专家统一吃饭时一起聊聊天,散去后也都各自缩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了。三月,这里春寒料峭,早晚的冷依然是入骨的,中午的太阳好不容易把冰雪捂热融化成水,到了黄昏时又结成了冰,这样的日子至少得重复半个月左右,等看见树枝有点变软与泛虾色,冰雪不见,才算暖和了。
因为要督促与协调一些事,加上有时候领导介绍认识,渐渐地,便把口岸上“一关四检”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他们对地区政府出面支持的境外项目本就通融,所以,每到一处的办事效率也就比较高了。
商检的王sir是个混血儿,他有一半的俄罗斯血统,他很是羡慕我能说俄语。如今,中国与很多独联体国有了建交,俄语便成为了热门的小语种,前几天,王sir就悄悄告诉我,他要培养自己孩子从小学习俄语的兴趣,请我回国时能帮他购买几本俄语版小人书。我痛快地答应了。
动植物检疫局刚上岗的健儿说,哈国的犬品种繁多,如果方便,看看能不能弄条稀有品种来。唉!当时的我对犬的品种知识贫乏,仅有的了解也是偶尔在书与电视里看见的,至于名字就更不清楚了。我当时还不知道,国内正渐渐跟上国际形势,土犬是看门狗,但把名犬当宠物的时代即将开启。我不知所措地答应他尽自己所能吧!
一会儿,海关人员走来,给每人发了一份人员出境申报单,货物检验机器也开启准备,卫生检疫人员提醒大家把检疫证书与预防接种疫苗证明与护照一起拿出来检查,我把提前办理好的动植物检疫菜种合格出境手续递交给相关人员。
专家们的着装全是西装外套着统一的黑呢大衣,看起来很威风。我身上套着厚毛衣与毛裤,脚登一双中腰黑靴,背着棕色小女包,拖着大行李箱,这都是我用单位发的着装费购买的。身上穿的粉色棉单两用风衣还是大学毕业后舅舅送的,配着自己的旧牛仔裤与一条白绒围巾,还是很青春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