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小人物的系统——《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心得(一)
(一)这本书讲了什么?
华杉老师这本书就讲了四个字:先胜后战!凡事先计算胜负概率,先想清楚风险再考虑收益。
抖音主播几句花言巧语,我们就忍不住下了单;一群人言语激烈、推推搡搡,有人脑子一热就冲上去开干;老鹰通过海峡,总有“勇士”嚷着应该马上收复 TW !
普通人习惯于凭直觉做事,擅长于干了再说(当然这个说是指认真思考),结果多是败事有余。为什么?因为懒。懒得提前规划、充分计算,于是,把一副好牌越打越烂,把一个个可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变成了触不可及的小概率事件。
诸如炒股,我们有多少人是仔细、全面了解过标的公司?很多时候,我们听闻着造富神话,眼红着热门板块,随便看看某票的每股收益、K 线图,就打开证券App下单。然后...…就套住了。
懒,让我们总是手比脑快;懒,顺乎人性,却又是人性的弱点。
而先胜后战,是目的明确,是预估到了对抗的残酷与激烈,是提前布局,是理解趋势,是日拱一卒,是把每一注的概率提高到远超50%以上,是置于死生之地而终获存亡之道,是带着通关密码玩鱿鱼游戏。
(二)成就小人物的系统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智是眼界、才能、洞察力;信是赏罚分明、言出必行,让对方知道你心里有他;仁是爱人悯物、以人为本;勇是当机立断、善于执行;严是纪律严明、让人对你有敬畏心。
杜牧说: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之流,用智为先。
对于王这个层级,要把爱人悯物、以人为本放在最前面;对于将这个层级,要把眼界、才能、洞察力放在最前面。
那对于兵呢?对于普通老百姓呢?对于职场上的基层员工呢?十一家注(见注1)没有说,华杉老师也没有说。
难道小人物只配做王侯将相的支配对象?如果把智、信、仁、勇、严五大模块视作影响一个人的“兵家成就系统”,那什么是最重要的变量?
王是仁,将是智,对于普通一兵来说,我认为是勇。有人说勇是指勇敢、勇气,但我认为对勇更好的理解是善于执行。
打仗时面对枪林弹雨,人人都会害怕,为什么战士们敢于跳出战壕、奋勇向前?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从日常叠被子、操正步中学会的就是执行。
在千变万化、生死随机的战场上,面对呼啸的子弹、凌厉的炮火,只有快速行动的身躯才是敌人难以击中的目标。
职场上更是如此,员工可以鄙视老板的愚蠢,可以看透上级的假意,可以咒骂考核的不公,可以抱怨 KPI 的严厉,你的权力空间很小,你年复一年做了同样的事,你懈怠、疲倦,丧失了对工作的掌控感与进取心。
如果你企图用智、信、仁、勇、严这样的排序来改变命运就错了。
信是赏罚分明,严是纪律严明,那是领导的特权;仁是爱人悯物、以人为本,可是你自己还需要别人拯救呢。
智是眼界、才能、洞察力,这个我可以修炼吧?是的,智是能够提升的,只是即使你看到了公司战略的失误,即使你才高八斗、眼高于顶,你的话,别人还是听不见。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里说:
曾国藩书生带兵,每天翻《孙子兵法》,“智信仁勇严”,对照自己,从来没打过仗,哪有什么智!信、仁,能凑合。勇,自己倒也不贪生怕死,但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再勇也猛不起来。严,他做到了,他认为天下大乱,是积了“几十年该杀未杀之人”,“杀人如麻,仁义行天下”,杀他们就是对人民最大的仁义,最后得了个“曾剃头”的绰号。
即使大权在握的半个完人曾国藩,依旧只有信仁严勇可以凑合。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当好一个兵。接受任务、果断行动、少些抱怨、善于执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激烈的职场中抢得先机,才能让上级 知道到你的使用价值。
你的使用价值使你具有了交易价值,你的能力才终于获得闪亮登场的出口。
什么是成就小人物的系统?
当然有类似于勇、智、信、仁、严的排序,但更重要的是善于执行、持之以恒、自律坚韧、不断学习。
把勇、智、信、仁、严放到 DISC 性格测试中去,我觉得勇可以归入关注事、反应快的指挥者人格。这是否预示着,诚然我是一个兵,但谁又知道在多次正确运行“兵家成就系统”之后,小人物不会成为下一个大将军?

注1:《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传本,该书汇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尧臣、贾林、张预等十一家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