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

第七节 学大寨天翻地覆 大会战一蹋糊涂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96人  碧海丹心15

   队长去大队开会,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是国家发展经济,调动生产积极性的样板,我们生产队也要积极响应。

学大寨,“深挖地,广积粮”,经过慎重地讨论,队里决定选迎村口最显眼的一块地作为样板田。于是,在一个清晨,队长带领着村里的主要劳动力浩浩荡荡地开往村头地里。

这是一块土质松软、平整宽阔的一块好地,之所以选择它,一是容易见成效,二是在村口,可以作招牌,适宜于宣传。深挖地,是要挖地三尺,将下面的土翻上来,让土层更厚。

大家在队长的指导下要开始挖了,山区里本来石头就多,这块地在小河边,大路旁,不知经历多少年的耕耘,才积累下这厚厚的肥沃土壤,现在要把上面的黑土翻到下面,把下面的石头挖出来,生土地翻到上面来,这样土壤就会改良吗?

有经验的老农都摇头,知青们虽不懂耕作,对这种作法也心存疑惑,但这是政治问题,上面的号召不能违反,谁也不敢轻发议论。人们一边挖,一边嘀咕,地头插着红旗迎风飘扬,看起来是热火朝天的。

这样挖出来的这块地的效果如何,不久就显现出来了。发出的玉米芽又小又黄,队里就赶紧施肥;玉米穗小秆细,秋天霜降了还没长熟,整个就是失败了。这“深挖地”在山区是不适宜的。那怎样表现学大寨的行动呢?于是,大会战就开始了。

原来,农村人家非常惜时,天刚蒙蒙亮就下地,干一阵活再回家吃早饭。我们平日上工前,他们已经干过一阵活了。大会战,就是要求社员——包括我们知青,也要这样充分利用时光,起早贪黑地干活。

一大早,队部里上工的钟声就敲响了,我们急忙穿好衣服,头不梳脸不洗,拿着锄头就跑去队部,在队长带领下朝地里走去。天边刚露曙光,我们睡眼朦胧地跟在社员后边,走着走着,突然有人在后面跌倒了,大家回头一看,是小田,要拉她起来,发现她竟然睡着了。

到了地里就开始铲地,迷迷糊糊地几乎看不清哪是草、哪是苗,不知锄掉了多少苗,只听锄头与石头的碰撞声和耳边的风声。大家你追我赶地谁也不甘心落后,我紧赶慢赶的还是在最后面,小衣、小孙到了地头就回来给我接垅。一条垅下来到了地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擦着汗,随口说出几句:晨风梳头汗洗脸,汗珠落地也听得见……这不正是成语所言“栉风沐雨”吗?

干了二个多小时,才听到远处村里的鸡鸣,看到炊烟在村里飘起。又累又渴又饿,实在坚持不了啦,队长才说:“回家吃饭吧,八点开始再接着干。”我们像得了大赦令,扛起锄头就往回走,越走越没劲,到了村头于大娘家门前就迈不动腿了,开门就钻了进去。

于大爷是村里的老贫农,平日里没事时我们总去他家玩,于大娘是山西人,特别朴实热情,经常关心    照顾我们,让我们这些离家在外的孩子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他家住在村子的最东面,进山下 地干活都要路过他家,尤其是晚上收工回来又累又饿之时,走到他家门就进去先喝口水,或吃块大饼子再走,这里就像我们的补给站。

今天也是这样,我们几人进了屋,有人往炕上一躺就不动了,有人直喊渴,我抓块大饼子就往嘴里放。稍事休息,有人提醒:“快回去洗脸吧,一会儿还得上工呢。”这时我们才互相看看,一个个披头散发,真像残兵败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