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食与独死
从小就被大人教着不不吃独食,那时候小小的我心里就很不爽,为什么要分享?
后来长大了,曾经有一份可以带饭的工作,因为公司提供微波炉,那时心里很高兴,因为一顿20好几的饭可不是我这个一介北漂顿顿能吃得起的,于是每天晚上就做好第二天的午饭,装到饭盒里,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再带到公司,饭点一到就和保洁大姐们一起聊聊家常吹吹牛,1小时的午休时间也就这么过去。
当时很得意自己能省钱、会持家,因为出去吃一顿十几二十块钱,但是自己做连一半的成本都不到,心里的小算盘一打,瞬间觉得自己一下来能省出一个月的工资,成就感满满。但是越往后来,越觉出“不要一个人吃饭”这话的真谛。
一群人一起吃饭,特别是和同事一起,有人点菜,有人找座,有人付钱,有人张罗,而且普通情况下,会和部门经理一起。二十年前的我对这种和“领导”一起进餐的行为是很不屑的,觉得是一种巴结和谄媚。可能是我的父母对我的影响吧,因为他们一直不是靠人情往来获得资源(包括亲戚)的那一类人,他们甚至过年过节都不愿和近亲走动。
所以我在二十年前也变成了那种不愿走动,不愿有人情往来,觉得人情是负累的那种人。曾经有一个后来认识的朋友说,你这样是死门死户的做法。
没错,独食与独死就这么联系到了一起。
如果“能量守恒定律”不止存在于物理,且也存在于生活中、人情里、心境外,那么我欠别人的人情必然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以另一种形式还回去;我花出去的时间、精力、金钱也一样,它们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归。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在这种特殊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它们有时候会转化成金钱,有时候转化成其他物质或非物质的存在让你感知,于是你就知道,能量是真的不会被消灭或产生,它们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
如果不是今天看了一则新闻,说某药企与数个火葬场偷盗尸体,血腥碎尸,然后我突然对我一直坚持的死后火葬的想法动摇了。这不,老家寄来了几箱芒果,于是楼上楼下对门,友女兄弟朋友,统统都分点。东西不多,是个意思。只是,我真的不想在这么恐怖的社会里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