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所学 | 非暴力沟通(05)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的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刚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较。然而,我在早上班的地铁上的见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段话的真正含义与启发。
情景是这样的:
早高峰的地铁上,我旁边站着两位女生,一位短发一位长发。两人应该是同事,站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挺热闹的。“哇,戴新手表了啊!快让我看看!”长发女生惊奇地说道。“嗯,我男朋友送我的。”短发女生一边将手抬起来给长发女生看,一边回答道,言语中满是幸福之感,脸上也洋溢着幸福。长发女生看了看,鄙夷的说道:“你男朋友也真够抠的,给你买个便宜货。我男朋友就从不敢给我买这种东西,不然我打死他!”瞬间,短发女生的脸色便暗淡了下去,笑容也僵了,她默默地放下手去,没再说话,顺便把手靠在了身后。
此时,我觉得长发女生很是差劲,她用一句不经意的比较和炫耀,便将一对幸福的人儿伤害了。我不知道此时短发女生心里是什么滋味,但能肯定的是她很委屈,也许她不再信任这个长发女同事,也许她晚上回家会埋怨和质问男朋友为什么会买这种垃圾货色。总之,镜子已经出现了裂痕,心上刺进了一颗刺。
我很不赞同这种语言攻击,如此将自己的幸福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很没教养。
同时,我突然意识到相互比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多严重。一定意义上说,比较促进了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有比较才有竞争,才有创新和改良。可是,如果是个人,通过比较迷失了自我,通过比较让自己失去了目标,通过比较让自己丢掉了初衷,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
寸有所短,尺有所长。每个人不同,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如果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的长处比,就容易受伤、容易自卑、容易消极。且,如果将这种思想和态度用在爱人身上、父母身上、子女身上、朋友身上、同事身上......就会伤害对方,同事也伤害到了自己。
自己要什么,自己有什么,自己最清楚,别跟别人比较。真正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是孜孜不倦的学习,是大度的包容,是非功利性的奉献。

注意:本文为读书感悟,代表个人学习体会及个人观点,写的不好请勿见笑。在此,向原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编者按:本文由弄青春原创,如果您喜欢,劳驾您点个赞,也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评论!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