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消除腐败
今天我们说法治能不消除腐败。那么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辩题。什么是法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及其相应的司法解释,法治的法特制法律,而且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法治就是依照法律建立政府,管理国家,创建社会。腐败是什么呢?依据新华字典我们查阅到是思想陈旧;行为堕落,泛指过度享受生活。所以问题来了,法律能消除社会上所有陈旧的思想和行为的堕落嘛?法治能消除腐败嘛?答案是不能
为什么呢?因为法律有着它根本上的局限性,依照《民法通则》在于调整人的外在行为,不在人们的思想,所以,腐败中思想的范畴法律是无法管理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337371/5188a6775d27b099.png)
是不是所有的腐败行为法律都能涉及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比如找小三是一个典型的生活腐败行为,但是在法律中,相关的只有重婚和性贿赂,重婚即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那只要不结婚,只是情人关系,就不算重婚,而如果找小三里面不发现权钱交易,那么也不构成性贿赂。我们发现单纯的法律是不能治理刚刚所说的腐败行为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道德,以及比如党章相辅助,才能达到治理的目标。
我们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国企的董事长侵占公司财务,将会构成我们腐败的常见罪名——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但是如果一个独资的大老板用公司的钱大吃大喝,法律却那他无能为力,为什么呢?因为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刑法第271条,犯罪主题都不包括独资企业老板,哪怕他举办了一次“海天盛筵”,我们依然只能通过道德或者其他行业规定制约他,但是法律是无法治理他的。
通过刚刚例子我们发现,法律能够治理的腐败行为是不完全包括生活中的所有腐败行为的,我们是不是现在可以通过所谓的更改刑法就可以达到消除的结果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依据中国早已签署生效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人有权享受思想的自由,哪怕这个思想是陈旧的堕落的。而依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刚刚私企老板的例子,只要他的来源合法,法律不但不能制约他还应该保护他。而依据法律中国际法大于国内法,宪法高于一切的原则,我们也无法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进行制约。
终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法律在制约腐败思想上面还是在制约腐败行为上面都有着他的局限性,而当今中国在通过法律、宣传、行业规定、道德约束、党章等多方位立体发腐败的举动也都证明了我方观点——法治不能消除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