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产品经理》上——读书笔记(二)
本文为上一篇读书笔记的延续,整理一下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点,感兴趣的可以找书来读一读~
1.竞争对手情报分析
首先确定竞争对手有哪几类,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直接竞争。
(2)品类竞争。 即间接会影响市场份额的同类产品,比如说纸质版词典会影响电子词典软件的市场份额。有时候,品类竞争也会被划分到直接竞争类型中;
(3)替代性竞争。 即一个产品的大部分或局部应用能够被另一个产品的应用所替代,例如手机的MP3功能对MP3播放器来说,就是典型的替代性竞争;
(4)预算性竞争。 即在客户资金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客户优先把预算投向自己的产品;
(5)组织竞争。 即一个客户是否购买你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产品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提供这个产品的组织决定的。
以上的竞争,不必全都考虑,可以考虑前三类,每类选4-5个竞品。
2.产品经理眼中的产品
要从“客户”和“企业”两个角度来理解,比如客户想要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企业则希望有能够多多赢利的产品。
用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产品:
(1)产品自身: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关注;
(2)产品品牌:用户对产品的心理归属;
(3)产品服务:用户对产品承诺的信任。
企业角度:产品不是简单的基于需求的技术实现,而是企业综合资源的市场载体和价值体现。
3.用户和企业都关注的点——需求
用户之所以购买产品,是因为他有相应的需求。
企业之所以生产产品,是因为企业看到满足需求可以获利,而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知道市场上有什么需求,以及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4.产品经理眼中的需求(或者说应该关注的需求)
举例:加入你要购买一台智能手机,你会如何完成这个过程呢?
首先,知道哪里有卖智能手机的;其次,根据自己定的标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在符合自己标准的手机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最后,购买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会因为心理变化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这种想法就是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需求。对需求的关注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对消费者交易心理变化的关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消费者高高兴兴地和我们进行交易。
产品经理要考虑到哪些环节会出现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否会对消费者购买产品产生正向或者逆向的心理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增加形成正向心理的因素,减少形成逆向心理的因素。并且要从这些零散孤立的心理中找到线索,并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出来。
5.产品的某个功能的价值评估可以采用以下的公式:
功能价值 = 功能得分 X 对应级别得分 X 其所占权重值
6.对用户提出的要求所应采取的态度:
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无原则地应和用户,用户可以影响产品的方向,但不能决定产品的方向。
例如:某视频转换软件,但用户却说要增强视频播放功能,而公司内已有一款视频播放软件。
可看到用户提出的要求违背了产品定位。
7.宝洁模式
宝洁是最先设立“品牌管理”的企业,最著名的案例当属“佳美”和“象牙”香皂的品牌竞争。
宝洁模式 第一层:内部多品牌竞争; 第二层:(目的)优化企业资源,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第三层:(根本目的)让企业的产品构成更加合理,每一个留下来的产品更具活力。
故宝洁的模式其实很简单:
(1)目的:保证企业资源得到足够利用,不被浪费,把有限的企业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产品上;
(2)方法:通过企业内部竞争,淘汰无竞争力的产品;
(3)形式:选拔一个专门的人来负责某个产品,也就是产品(品牌)经理。
8.新产品的发展思路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所谓新产品知识一种改善或者改良,那种具有划时代的、开天辟地的新产品是很少的)
发展可以从“产品本身、目标市场、目标客户”三个方面考虑。
(1)产品本身 分“产品改善”、“产品延伸”两种。
产品延伸:根据市场需求,在现有产品线上规划出一个具有新的应用方向的产品。
(2)目标市场 分“品牌延伸”、“市场延伸”两种。
品牌延伸:重新定义或补充一个和现有产品/产品线市场定位完全不一样的产品。 例如:某IT企业以PC产品为主,随着影响力增强,开始进入手机市场。
市场延伸:产品不变,进一步定义目标市场。对那些具有全球化营销任务的产品经理来说更为重要。 例如:某奶粉企业,生产的蛋白含量是3.0克/100克,但国家出新标准,要求 >3.8克/100克。此时它在本国无法销售,但某邻国标准是2.8克/100克,它就可以去邻国销售。
(3)目标客户 “客户延伸”。
对现有或潜在客户进行细分。 例如:复印机的客户有政府、学校,他们对复印机的要求不同。个人要求省墨,政府要求清晰,学校要求快速。
我是萌萌的小尾巴~~~下面是我的个人公众号,主要是分享一些学习产品的心路历程~可以关注下哟,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哟。
因为坚持,变得愈发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