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的标准,这四大标准
这是四个主题:
1.第一个叫做心平气和
做事情心平气和,不情绪化的家长会更加容易成功。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家庭夫妻之间脾气暴躁,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样的家庭能培养出来沉着心理、心平气和、坚忍不拔的孩子。
2.第二个是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
这并不是溺爱。孩子有了足够的爱和关怀才会有安全感,同时有独立能力。这也非常重要,我们中国的家长常常混淆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就是爱和溺爱的区别。爱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孩子独立成长。爱的核心,是让孩子既有安全感又有独立性,在部分意义上能够依恋于父母,但是又能够拥有勇敢精神、独立精神,以及对世界的了解。那么,不对孩子建立规矩意识的爱,这就是溺爱。
3.第三是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和自律能力
从小就用合理的规矩约束孩子的父母,孩子长大会有很好的自律能力。
我们谁都知道,一个孩子光靠他律,就是时时刻刻要靠别人定新规矩,让他不得不遵循,那么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出息。
而一个从小在合理的规矩中间自我成长的人,他慢慢就会学会自律意识,那么有这样的自律能力的孩子,未来就会非常容易取得成功。
自我控制能力被界定为:当一个孩子意识到了现在的学习,或者做的这一点苦的事情,对他未来的前途和发展会更加有好处的时候,他会自觉地来做这样的一件实际上可能需要他付出努力的事情,这叫做自律能力!
所以给孩子从小定合理的规矩,并不是为了限制孩子的发展,恰恰是为了增强孩子的发展和自律能力。
4.第四是父母都喜欢读书
若是父母喜欢读书,那么孩子就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 这四条就是养成心平气和、不情绪化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足够的爱和关怀,但是不至于溺爱孩子;对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意识,让孩子能够遵循规矩,直到去获得有条不紊的能力以及自律能力;以及到最后培养孩子的读书和学习精神。如果把这几条做到了,我们基本上不用再去考虑怎么样能够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我认为孩子的学习兴趣他就会自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