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新闻

2020-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玫瑰铿锵

大约有近两年的时间,每天我都会摘抄新闻,或记在本上,或记在纸上,一般是晚饭时间,儿子都会问一句:"有什么新闻?"我就拿出准备好的纸或本,边聊边讲.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儿子现在住宿,每周六才能回来.我们谁都没说什么,都又在做着什么,很默契.我依然在摘抄新闻,儿子依然想知道新闻,就像家里那道他爱的一盘菜一样.只是,从每天变成了每周.

今天下午,儿子就要回来了,我的"菜"已备好.

有些新闻,很有共鸣,能激励儿子.比如:考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不仅学习好,而且有着同龄人未有的成熟冷静,就几分钟,把志愿就定下来.有些新闻,由于观点不同,父子俩经常在餐桌上争得面红耳赤.几个轮回下来,都是爸爸先息鼓鸣金.我们也经历过年少轻狂,不必计较.有时为了一个问题,现场百度,然后一字一句地读出来,直到对方服输.想起来,这些画面很温馨.

摘抄新闻,是一种载体,儿子能更多了解学习之外的世界,于我们,更是一种陪伴的方式,无论和风细雨,还是电闪雷鸣.我们借此走进彼此的世界,打开心门,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单单从儿子这一届开始,我们当地所有的高中,周六都要求在学校补课,不是在课外培训班.所以,学校周六补课,与我们家长安排的课外培训班有了知识的重叠,也有了时间上的矛盾,必须有所取舍.

上周,老公想让儿子多学习课外班的内容,对于学习了一周,好不容易回家放松的儿子来说,很不愿意,但是嘴上也不拒绝,只是行为上不配合.他的放松方式就是看书.

这周,我和老公商量好了.周末就是让儿子高高兴兴放松,周一快快乐乐地上学.他学习的主战场是学校,学校老师的师资都特别好,把学校时间利用好,就有很大的收获.周末回家,更多的时间,了解一下学校学习和生活.孩子上周末,没打篮球很遗憾。课外班,做两手准备,能学更好,在于孩子.降低期望值,保持孩子回家的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