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

白雪公主真的有暗黑原版吗?

2022-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Wu雪梨

白雪公主真的有暗黑原版吗?

    最近,给孩子讲《白雪公主》绘本的时候,听到“把白雪公主带到森林里解决掉”“白雪公主不省人事”,孩子表示不理解,问我是什么意思。确实“不省人事”这个词太深奥了,不适合孩子看,“解决掉”也是模糊不清,为什么不直接说“杀掉”呢?还有“把白雪公主的心肝肺带回来”的情节也没有了,跟我印象中小时候读过的《白雪公主》不太一样,所以有点怀疑这个绘本不够忠实格林兄弟的原版,那哪个版本的绘本是忠实格林兄弟的原版的呢?

    于是上网搜索“白雪公主 原版”,却发现有人说“白雪公主有一个最初的版本,即黑化版,里面的白雪公主和国王发生了一段不伦恋,生母王后很快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不仅没有找到哪个绘本是忠实格林兄弟的原版,还被告知格林兄弟的白雪公主还有不同版本,这个所谓暗黑原版是真的吗?想起之前看过的童话镇也很暗黑。但在网上无法找到各个版本的原文,只看到支离破碎的不同理解,越查越糊涂。

    于是想到找论文看看,也许有人研究过白雪公主的版本问题呢。进入“中国知网”,输入“白雪公主 版本”,看到一篇论文《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看女性形象的发展和演变》

    里面提到了《白雪公主》的三个版本,但是没有看到每个版本的原文,担心存在作者过度解读的问题,翻看参考文献,发现有彭懿的《格林童话的产生及版本演变研究》

    彭懿翻译过很多绘本自己也出了很多绘本,所以对这个名字很熟悉,看到的时候很亲切。虽然他写的是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就包含了白雪公主,也许论文里有提到白雪公主呢,于是把彭懿的文章找来看看。彭懿的文章真的写得很好,思路清晰又很有趣,很快就读完了,关于版本的疑惑也得到了清晰的解答。


                                                                            一、白雪公主真的有暗黑版原版吗?

    《格林童话》并不存在网传的暗黑版,网传的暗黑版起源是日本桐生操创作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这部童话里加了一些残酷的情节,但这已经不是格林童话了,而是桐生操创作的“成人童话”。《格林童话》只有1810年的厄伦堡手稿版、1812年的第一版直到1857年的第7版,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版本。

    《格林童话》虽然没有成人版,但确实有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初版。因为《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根据搜集的德国民间故事编写的,民间故事采自于目不识丁的民众之口,流传于贫苦文盲大众之间,是成年人的一种口头娱乐形式,所以没有任何的禁忌,粗俗甚至不可避免地夹带着暴力与性。1812年的第一版比较接近民间口述的原型,而且学术性比较强,简短的故事后面有大量的注释,注明了故事是谁口述的,并不适合给孩子看。但格林兄弟很快发现,孩子也可以是这些故事的重要听众,于是加了插画,删除了不适合儿童的描写,一遍遍改版,直到1857年的第7版。改版后大受欢迎、深入人心。

    说回《白雪公主》的故事,第一版的《白雪公主》和第七版确实有2处重要的改动。一是生母改成了继母,二是白雪公主起死回生的方法不同,在第一版里,因为王子离不开白雪公主,所以王子的仆人总要抬着白雪公主的棺材很辛苦,于是把白雪公回族高高地举了起来,一边骂一边在后背上一阵乱拍,结果白雪公主把那片苹果从喉咙里吐了出来。第七版改成了,仆人抬着棺材在树桩上绊了一跤,白雪公主猛地一震,把那篇苹果从喉咙里吐出来,这样的情节更真实自然。为什么要把生母改成继母呢?因为格林兄弟慢慢关注到了孩子,认为孩子才是童话集的真正听众或者读者,这么残忍的生母,是不能被读故事的母亲和听故事的孩子接受的。所以网传的生母是真的,但不伦之恋是假的。

    我国目前广泛阅读的三个格林童话全译本,魏以新译的《格林童话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武能、杨悦合译的《格林童话全集》(译林出版社)以及徐珞等译的《格林童话故事全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蓝本都是源自《格林童话集》第七版。阿甲的红泥巴网站也推荐杨武能翻译的译林出版社的版本,我会考虑给娃买这版。

    杨武能还翻译了绘本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兰德尔·贾雷尔 文 南希·E·伯克特 图),这个版本也是红泥巴推荐的版本,绘本版考虑入这一版。

    附上厄伦堡手稿版《白雪公主》的主要故事情节:从前有一个王后,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儿,取名白雪公主。因为受不了白雪公主比自己美丽,趁着国王出去打仗,王后让白雪公主下车去摘玫瑰花,把白雪公主遗弃的森林里。白雪公主走到七个小矮人的家里睡着了,小矮人听说了白雪公主的遭遇,收留了她。王后听说白雪公主没有死,又假扮卖杂货的老太婆,卖给白雪公主束衣带,用带子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白雪公主倒在地上。小矮人回到家中,解开带子,白雪公主活了过来。王后知道白雪公主还活着,又假装卖梳子的老婆婆给白雪公主梳头发,白雪公主倒在地上。小矮人回家把梳子拔了出来,白雪公主又活了过来。王后又扮成农妇,给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白雪公主倒在地上。小矮人怎么也救不活白雪公主,就把白雪公主放进一口玻璃棺材,日夜小心看守。后来,国王回国了,经过森林发现了那口棺材,知道自己心爱的女儿死了,十分悲伤。随从里恰好有高明的医生,白雪公主又活了过来。然后回到王宫,白雪公主和一位英俊的王子结了婚。婚礼上,一双铁鞋在火里被烧得通红,王后被迫穿上那双鞋,一直跳到死去。


                                                                                                    二、白雪公主的演变

    解决了版本的疑惑,但是在《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看女性形象的发展和演变》看到《白雪公主》后面又被重写了,于是也想了解一下《白雪公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演变。于是在“中国知网”搜索“白雪公主 演变”,找到了一篇文章《从白雪公主故事的演变看迪斯尼动画模式的现代转型》。1937年《白雪公主》被改编成迪士尼电影,情节上大体变化不大,但画面更加温馨、美好。

    但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到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但其他讲到《白雪公主》演变的文章基本都有提到《白雪公主后传》,可见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于是又在中国知网搜索“白雪公主后传”,找到了《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后现代女性的困境》

    文中提到,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越发意识到童话的本质在于它对残酷现实的批判和揭露,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动荡事变,推动了童话重写的浪潮,将童话重写作为批判传统文化的工具。其中典型代表是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1967年),通过七零八碎的拼贴画,展示了一个荒诞的社会,揭示了生活的反童话本质。

    格林兄弟版的《白雪公主》,反应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特征和文化心理。格林兄弟版的白雪公主,美丽动人,体贴温顺,这体现出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理想期待,关注的是女性的外表和对男性的顺从度,只要有美丽的外表和顺从的性格,就能得到幸福,女性追求的最大成功就是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而面对命运的不公或苦难,也没有反抗和斗争精神,而是等着别人来拯救。

    而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后传》中,白雪公主是一位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后现代女性形象,她受过高等教育,这些教育经历让白雪公主的思想获得了启蒙,她开始写诗,她会痛苦地抱怨,“只当个家庭煮妇我已经感到厌烦”,她常常会感觉到不满足,但她自己也说不清不满足什么。但她毕竟是传统思想下长大的,她依然会期盼理想的婚姻,她会把自己的长发垂下窗子,期待王子顺着头发爬上窗台,将她带出困境。这是后现代女性的身份困境,一方面争取摆脱传统家庭主妇的角色,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依然期待通过理想的婚姻关系来改变自身命运。


                                                                            三、第一次对生活中的疑惑进行深度学习的体会

    这是第一次对生活中的疑问进行这么深度的学习,浅浅地体验到了如何构建知识地图,很开心很充实。原来,构建知识地图、融汇贯通自己通过学习也可以做到。从自己的疑问出发,带着疑问去探索、找到答案的过程,是很有动力的。思考和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不是只发生静静翻书的时候。带着这样的心态,随时可以从疑问出发开始探索学习,每一次的学习积累,都是在搭建自己的知识地图。地图越画越大,看问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多元,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会飙升,会学得越来越快,给自己加油^_^

    对了,随时随地学习思考的心态,是受了《读书观念的更迭》这篇文章的启发,真的写得很好很有启发的文章,建议大家看一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