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人是很复杂的,不要只看一个点!

2022-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余小漫

上期说到这张图,可以应用到社群,公司,组织。

今天说说这张图可以应用到【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痛。

很多家庭,常常发生【以偏概全】的情况。

以单一的,偶尔的糟糕现象归纳为你的个人特质,品行,给你贴上负面的标签。

往往忽略了人的复杂性,也没考虑你之前做成过的很多事情。(看图1)

当你爸妈执着于给你挑刺的时候,的确很难建立自信。

小孩容易觉得自己配不上很好的人,不配过更好的生活,不觉得自己值得被好好对待。

比如,你今天起晚了,你爸妈:天天都这么晚,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

又或者你办事搞砸了,你爸妈:早说你不行了,还不信。你还记得你搞砸过什么什么事吗?

后来,你在做事的过程中,一旦把事情搞砸,内在就会自动跳出类似的声音。

“我就知道你不行,看吧,又搞砸了,你真没用。”

久而久之,这种心理暗示就成了现实,负面循环不断,然后你就特别讨厌自己。

甚至影响到人际关系。

当你朋友不小心搞砸了一些事,向你诉苦,你可能也容易因为原生家庭给你的影响,对朋友的情绪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觉得他真的好差劲。

因为你过往情绪,没被很好地接纳。

你的父母不懂,导致了你也不懂。

最后影射到人际关系的交往中。

如何解决?

1、跟你身边温暖的朋友倾诉。

倾诉过程中,不要把“我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说出来,而是说“我做了什么事,对方说了什么话,让我感觉怎么样……”

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让对方了解背景,根据背景去思考你的情绪,而不是让朋友减少了思考过程,直接听信你的评价。

2、承认大多数家庭是不幸福的

大多数家庭是不幸福的,幸福的家庭是少数的。

这个认知可以让你更有力量地去改变自己。

再结合你父母的经历,很多父母都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懂,能力可能还没达到经营好一个家庭,就被仓促裹挟加入进来。

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意识,我得当一个负责任的爸比妈咪。

所以,如果你觉得对父母的方式不认可,可以去找更成熟的其他成年人,给自己树立好父母的榜样。

比如演员戚薇,打小单一家庭,以自己外公为标杆,感受被爱,学着如何更好地去爱,去接纳。最后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3、在别人吐露负面情绪的时候,别急着给对方贴标签

当对方觉得自己很糟糕,你要做的是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对方这么认为,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很多时候,你了解了大致的情况背景,你就不会对对方有非常武断的评价。

人是复杂的,把对方当做一个整体来看,而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就代表了这个人。

不要批判。不要批判。不要批判。

灵感来源: steve播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