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做到这样 -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1.“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晚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2.“有气概则有声势,有见识则有度量,有情调则有韵味,有乐趣则有意味.”
3."所谓立,就是发奋自强,站得住;所谓达,是指办事圆融,行得通。"
4.“天地间的道理就在于刚柔并济,不偏不倚。太柔则会颓靡,太刚则会折断。刚并不是指暴虐,是指强硬;柔并不是指卑鄙软弱,是指谦退。”
5."鼎盛的时候要时常想到衰落的时候,上场的时候要时常想到退场的时候。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这两句话。"
6."曾经以为学四事来勉励后辈:一是看新书要快速,不多读书就会孤陋寡闻;二是温习学过的书要求熟练,不背诵则容易忘记;三是练字要有恒心,不会写字就好比身上无衣,山上无树;四是做文章要深思,不会做文章就好比哑巴不会说话,马不能走路。”
以上文字均摘自家书,我已经深深的被这些文字、被曾的气节所折服。曾经见过一本书,书名是《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看了《家书》后,才吃惊的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做到这样。在这167封家书中,曾写到了从政为官、家族兴旺、教学育子、人际关系、为人处世、养生等。这本书的内容,好比这浮躁的互联网世界中的一股清流,阐述着那亘古不变的道理。每个夜晚,当我闭上窗帘,坐在床上,手捧iPad,阅读这本书时,感觉就是曾在给我上课,也时常在想,如果曾认识自己,又会对我是一番怎样的评价。曾经一度以为,古代书籍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瞬息变化的世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肤浅,在这个的社会,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绝对是在紧紧的遵守着古代哲人的智慧。就将自己从这本书的部分习得记录与此。
- 总见到富贵人家在家里养鱼或者养花养草,一直以为是他们有钱有闲情逸致罢了,可是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养鱼,养花或养草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生气,家庭有生气,家族才可以兴旺。
- 家庭和睦才会一切顺利。以前在《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中也读到,幸福的路径并不是“努力工作->挣钱->家庭幸福”,而是“家庭幸福->努力工作->挣钱”。曾在家书中,多次提到兄弟间、妯娌间要和睦相处,长辈要为晚辈做好榜样,不能骄奢淫逸,富人要有穷人家的家风。
- 孝顺并且忠于国家。只有孝敬父母,才是一切顺利的基础,也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节。读这本书时,一位师哥正好去泰国旅游,而且一直听说那边乳胶枕头有利于颈椎,有利于睡眠,本想为自己买个,向师哥一问才知道乳胶枕头600人民币一个,自己没有舍得。但一想,我父亲正好颈椎不好,而我母亲睡眠不好,于是毫不犹豫的让师哥买了两个,虽然两个枕头花了1200人民币,但如果能换回父母的安稳好觉,也再值得不过,而且我也是深深受曾的思想的影响。
- 谦虚好学。曾每次被提升官职时,总觉得自己配不上现在的官职,所以他要求自己更加严格,努力使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职衔。现在的中国的官员如果能有一半像曾这样严格要求、反思自己,那中国的百姓就不会这么水深火热了。并且曾也鼓励弟弟们、孩子们努力学习,唯恐家族多年积累的德惠都让自己一人享受了。
- 曾在朝廷身居高官,一直嘱咐家人在家不可太高调,反而要少管理政治上的事,这真是与现代社会的官员形成剧烈反差。
- 月满则亏,水满则益。曾懂得急流勇退,懂得善终,可与自己要强,但不可与别人要强。
- 强调多读书。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不管在校还是在社会,不管平凡还是成功,每天都要用书本充实自己。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古代书籍对于现在社会的影响,就像《反脆弱》里说的,存活越久的东西,就越不容易消亡。今后我打算读《史记》《孙子兵法》等古典。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用古人的智慧塑造自己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