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日(三)
对于吃货来说,旅行的意义,美食与美景一样的不可辜负。
来扬州,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的淮扬菜和蟹黄包是必须品尝的。就像到内蒙必吃的烤全羊和烧麦一样。
同行的姐姐是个资深美食者,三天之内东关街逛了两次,藕粉丸子和狮子头吃了数次。陪着她一公里多的东关街一路逛下来,各样零食尝尝肚子溜圆。
暮色四合的东关街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是淮扬菜的代表。曾经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关于它们的介绍。传统的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单单就大煮干丝里那粗细均匀、细如发丝的豆腐皮,刀工可见了得。
名声远扬的蟹黄包,精选蟹黄、鲜猪肉、冻皮冻、高汤调制,可谓选料精细,精工细作。
点餐时看菜单的标价:蟹黄包每个25元,某某包每个13元……,江南的精致秀气让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高原汉子们(包括女汉子们)担心:这得吃多少个才解决温饱问题?
一笼一个小小的包子端上来,还有配套的吸管。就像南方讲究吃蟹的人灵活运用的蟹八件。服务员温言软语地提示吃包子的顺序: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轻轻吸。
手忙脚乱地一顿饭忙乎下来,味道好坏没太品尝到,吃包子的规矩倒再也忘不了。
网络图片前些年到扬州,想吃正宗的淮扬全套早点,不得不早早地赶到市里的冶春总店,排队等候。
这些年真真假假的冶春分店遍布市内角角落落。和这个时代的所有吃穿用一样,数量充足,质量下降,味道再不似记忆中的回味无穷。
东关街那些手工零食作坊,制作的黑芝麻糖,绿豆饼,花生姜糖、藕粉丸子等,味道还是不错的。
姑娘星期天赶过去,陪着她吃了两顿蟹黄包,第二天再也听不得“包子”一词。只嚷嚷着要痛痛快快地吃一顿涮羊肉。送她去火车站前,抓紧时间在附近吃了顿涮肉,娘俩直呼痛快!
娘俩的盛宴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味蕾,是最忠实于他(她)的家乡。跋山涉水、上天入地,无论走多远,有多久。他乡的新鲜与刺激,只能给你耳目一新的暂时,家乡的风土人情、一食一餐,才是最长情的永远。
原以为很是喜欢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的孩子,虽然在家极讨厌姥姥的大烩菜、莜面山药鱼鱼,却原来对这极富盛名的蟹黄包也再吃生厌。
不管怎样,偶然有缘路过某地,品尝一下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美食,绝对不虚此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人的秉性里,藏着她们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