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在感恩与幸福中打开第一本书——乡村学生阅读项目幸福记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暖阳西子

2017年9月4日,李家成教授在“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微信群发了一条关于阅读项目的信息,问问我和武义的巩老师是否愿意参加。当时我正在上晚自习,刚好把家里的藏书带到教室分享给孩子们读。我就随即拍了些照片发到我们的微信群。李教授说:“挺好的,您已经在做了。”并且他还建议我先做起来。说实话,我没有做过这样的项目,压根不知从哪入手。正在我不知该如何回复李教授的提问时,他就像看穿了我的心事似的说:“我请巩老师和陈老师填过这个材料,非常受启发。我来问问是否可以分享她们两位的材料。您考虑一下,这是个公益项目,您设计一个方案,提出具体需要什么书、多少书、其他什么材料,说明准备怎么做、怎么分享成果,然后我联系好基金会,就把书、本子、笔等等材料直接快递给您。还可以做什么,您和巩老师充分地设计一下,然后依照方案实施,看看效果如何。提出的方案要有可行性,要能为以后带动更多乡村阅读做准备。”我之前只是带领学生随意阅读,从来没想过把阅读做成方案,系统性地阅读。在李教授的启发下,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

2017年9月11日,李教授再次在微信群问我们是否可以尽快提供阅读项目的具体设想,想尽快启动这个项目。并于9月12日把王老师的神农架区实验小学的阅读方案分享给我们参考。短短的几天,我被李教授的实干家精神感动着、鼓舞着。记得那天中午放了学,我牺牲了吃午饭的时间,并在参考了王老师的方案基础上,做出了我的第一份设计后发给了李教授。

从9月12号到17号,在李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先后四次修改设计方案并最终交由李教授转发给了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的张建华先生。我记得第一份方案里的图书,我只站在一个语文老师的角度开了个清单。当时的我把阅读窄化了,以为只跟语文有关。并且书单也是参考别人的,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后来在李教授不断的启发下,我又进行了三次修改。最终的定稿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主,并且图书内容也更丰富了,涉及到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哲学等等。

在修改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我更加认同李教授的五字真言:做、听、说、读、写。只有做,我们才知道问题在哪,如何改进。在做的过程中,又会创生新的想法、新的做法。有了整体构思,我们的读书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从起初的读故事,延伸到读诗歌,读经典;从读人文类书籍到自然科学;从自由读到“六读”时间的设立;从读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凝视天天练”的写作练习;从讲故事到“小老师训练营”活动的开发,再到我们正在开发的亲子共写的“幸福成长录”,或许以后还会有更多可能性。这一切都是在孩子、家长、老师的实践中衍生出来的更多美好。

活动方案发给“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之后,日子便在等待中忙碌着。2017年10 月26日,我手机收到快递信息。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来到快递处,才知“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赠送给我们的书到了。让我很吃惊的是张建华先生的执行力也让人敬佩!我原以为至少还得一个月书才能到,没想到这么快。从项目最初的设想到实现,仅一个多月。李家成教授、张建华先生、“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心系乡村教育的深情让我深深感到做一名乡村班主任是幸福的!看到几大袋书,我开心的像个孩子。我知道孩子们若是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一定会开心的蹦起来。拿到书,我立即发信息告诉李教授。李教授也特别开心,并建议我与学生、家长代表们,好好策划一个仪式,要追求高品质的教育价值的实现。还让我把好消息分享给咱们微信群里的伙伴们,并听听大家对开启阅读的看法。我在信息中写道:感谢李教授!感谢“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感谢张先生!刚刚去快递处,收到了公益基金会送的书!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无私奉献!我代表全班41个孩子和家长们谢谢你们!明天下午孩子家长到校接孩子,我想邀请家长和学校领导来参加我们的阅读启动仪式,由于我没有经验,想听听大家的建议,怎样做更好呢?谢谢大家了!李教授也在不时地启发大家:“各位老师帮忙想想,如果是您,会怎样启动这件事?”有经验的王怀玉老师给出了中肯可行的建议:“@刘茜热烈祝贺。感动于公益基金会张先生的支持。首先很赞成刘老师拟通过仪式感开启班级阅读的想法。我个人认为才收到书,不妨下周开启。利用几天组织学生和家长讨论一下后续推进方案,也唤起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及策划参与推动意识。当前可以先完成班级图书角建设,组织学生及家长对图书进行分类贴标签,还可以设计班级图书印章,阅读小组组合等阅读组织,不能简单发放,更不要一次性发放所有图书,要有库存,让学生有期待。相信刘老师已经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了,以上只是个人想法。对于图书的来源为什么会有这种宝贵的资源,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们深刻的认识到。在感恩和幸福中打开第一本书,情感激发也尤为重要。”李教授肯定并赞扬了王老师的想法,他说:“谢谢王老师,真是好建议,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变成大家共同投入的事。”我也特别喜欢王老师的建议,尤其喜欢“在感恩与幸福中打开第一本书”这句话。这句话也因此成了我们本期板报的主题和我这篇文章的题目。

有了想法,接下来的时间,我就在我们的班级群里发招募令,希望家长一起来整理图书,设计开启仪式。信息一发,家长们都好热情,积极报名。当我说出暂时书架还没到时,家长们立即说他们来想办法解决。赵天岳爸爸看到大家的讨论,立即说他做一个书架带过来。当我说出想把教室重新设计美化一下时,赵天岳爸爸又说他懂设计,装修是他的专业。整整一个晚上,家长们都在讨论,出谋划策,我被家长们的热情感动了。真的,有这样一群给力的家长在支持着我,我感觉幸福无比!

2017年10月27日下午,家长们如约而至。我们一起快乐地整理图书、登记,一起去实地考察看看如何设计我们的教室。孩子们看到家长们再次走进我们的教室,都高兴坏了。帅哥爸爸们在教室里测量、设计、讨论、交流、拍照,美女妈妈和奶奶们在商量图书怎么摆。大家都好开心呀!当谈到我们教室的整体风格时,赵天岳爸爸说现在的教室墙壁是纯白的,感觉太冷,他打算给重新粉刷。这个动作是不是有点大?我先前没有想过家长们会如此不计回报的为班级付出!“油漆对孩子身体有害吗?”我刚提出问题。赵天岳爸爸就说材料都用无毒环保型的,并且让我放心。还说他连油漆工都带来了,就是赵天岳的舅舅。这是他的专业。我没想到我们的班级建设不仅牵动着家长的心,而且还带动了家长的亲戚也参与其中。真的是满满的感动!我在想:只要是做对孩子们好的事,没有家长会袖手旁观的。

在一切工作都结束之后,还没放学。我和家长们就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谈到了我的想法与做法。一打开话匣子,家长们就幸福地向我描述孩子升入中学的种种变化。王信宇妈妈说现在孩子回家特别懂事,主动帮家长做家务,主动学习,并且有好东西吃时,一定与家人分享。还说我们的活动同时吸引了她在读大学的两个女儿,她们现在也加入了我们的班级群。张家振奶奶说她孙子现在像换了一个人,每次回去不仅帮着做家务,还缠着奶奶教他做菜。吃过晚饭后,则要陪奶奶一起散步,陪奶奶聊天。还说老师说的对老人必须要孝心。并且家振看到读小学的弟弟乱七八糟的床铺时,就教导弟弟把他的“狗窝”收拾收拾。“我们都被他笑死了,才上中学几天,就忘了自己以前也和弟弟一样了。”家振奶奶说着说着,脸上都乐开了花!陈滢妈妈说她女儿内向,以前不爱跟她交流,现在回家跟她有说不完的话,邻居们都夸赞她女儿的变化。三位家长还说听我谈如何教育孩子,她们自己也在进步,可开心了。我告诉她们,孩子们所有美好的转变都是因为阅读产生的。因为我们班因阅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每天故事会”,几分钟的时间,却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方式比大人枯燥的说理有用。“每周故事汇”,孩子们可以讲自己听到、看到或是亲身经历的故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又于无形之中让同伴影响同伴。“小老师训练营”则教会孩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告诉孩子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听完我的介绍,三位家长纷纷表示从现在开始,自己也要读书。言必行,行必果。她们当时就借了亲子共读书带回家。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最后一节课。我要上课,我们只好散了。

听到家长们的认可,听到她们对孩子转变后的肯定,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一晚上都沉浸在幸福中!还有什么比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更让人开心的了呢?

2017年10月28日,我在整理此文,回想起昨天下午来学校帮忙的家长们的谈话,她们说到孩子们变化时的幸福模样又在我脑海里浮现。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让家长们记录下孩子的变化过程呢?如果记录下孩子三年的成长变化,等孩子毕业,再把这份记录当做礼物送给孩子,这应该是一份私人订制的个人“史记”吧!家长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最好的陪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是幸福的!活动就这么不断被创生。我立即把想法发在了班级微信群,并欢迎家长们参与这项活动!为了扫除家长们的担心,我又写道:“不要求多有文釆,也不限制字数,咱都是农村人,实实在在记录就行。王信宇妈妈和陈滢妈妈已参加写孩子成长过程的记录了。家长自信了,主动克服困难和恐惧,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们看到父母为自己改变,他们更有动力。赵天岳爸爸昨天来过学校,赵天岳晚上放学时就提出要主动学习了。家长们询问用什么方式记录,我建议可以下载博客、简书软件,在电脑或手机上写,也可以用纸笔,写在日记本上。像我们小时候写日记一样,也不要求天天写,你觉着需要写的写下来就行。三五句也行,十句八句也可以,一段也可,一篇也行。这个想法是受昨天下午来校家长们的启发,他们说了好多孩子的变化,我转述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也好开心。我想若是写出来,孩子们会更幸福的!我们错过了记录自己的童年,可我们可以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有意义的童年!你们记录孩子变化,我让孩子们记录家长们的变化,拿出我们的勇气,用行动做孩子们的榜样!”没想到我这一说,大家都觉得有意义,纷纷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梅金月妈妈问自己在外地上班,没有多少时间,能不能也参加这个活动。我立即把她的名字也加入了进去。目前报名参加些“幸福成长录”的家长有:陈滢妈妈、王信宇妈妈、张家振爸爸、林静静妈妈、许婧然妈妈、梅金月爸爸、刘园辉爸爸,我相信后面还有家长会参与进来。七位报名的家长中有四位是在外打工的家长,他们的加入又触动了我的思考:这样亲子共写“幸福成长录”,是不是可以填补一些孩子父爱母爱的缺失?是不是可以填补一些家长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缺憾?我想:这样的共写付出远比仅仅多给零花钱更有意义!同时这种亲子互相参与成长的过程一定会有更多的相互成就!就在我写此文时,好学的张家振爸爸和许婧然妈妈已经写好第一篇“幸福成长录”了,为家长们的行动力点赞!赵天岳爸爸还把我写的文章发朋友圈,让他兄妹们拜读,晚上10:24分,他在班级微信群里写道:“昨晚看到刘老师及她朋友们的微文,一直到四点钟,认真的拜读,慢慢的体会,真的是一次现实与文学的精神享受,很感慨。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推荐了我的兄妹拜读,真的觉得刘老师说的没事时我们要多读书是对的。其实我上学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读了他们的微文,像回到了从前,真的感觉我们的社会不应该这么势利,我们太庸俗了。”我没想到我的教育影响从教室内延伸到了家庭中,从学生的单个家庭又延伸到了学生的家族。阅读,把我和学生、学生家长,甚至学生家族联系在了一起。阅读,让家校合作和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阅读,点亮的不只是学生的心灵,还有家人的心灵!

2017年10月29日,一大早起来,我就看到班级微信群有信息。打开一看,是梅金月妈妈凌晨1:03分发来的“幸福成长录”美篇。隔着遥远的时空,我能感受到这个美篇带给一个母亲的幸福与快乐。当父母在现实环境下,为了生计不得已离开孩子到外地打工时,一定特别舍不得与孩子分开,心里总是满满的愧疚。而共写“幸福成长录”恰好让父子、母子间的这份深情穿越了时空,让彼此感受到美好!

时间在悄悄流逝,美好被定格在每一个瞬间。下午三点多,天越爸爸发来信息,他在选购小盆景,等书柜做好了即可出发来学校布置教室。五点钟左右,天岳、天岳爸爸、天岳的两个舅舅一行,带着新书柜、油漆、一些盆景到达了学校。林静静及其妈妈、刘宇航、王运杰和我早已在校等候了。车一停下,大家一起动手,搬盆景、抬柜子、提油漆等,忙的不亦乐乎!

所有东西已全部运往教室了。大家又自觉分工:扫地、擦墙壁、挪桌子、洗花盆、抹桌子、调油漆、等等。一切准备就绪,天岳的两个舅舅开始粉刷墙壁,天岳爸爸装订书柜,我负责拍照。好学的静静妈妈则利用空闲时间在学习如何用简书写“幸福成长录”,孩子们在随意看书。不知不觉,天已黑了。我们拉开电灯,继续加班到接近八点钟。我们的热情不减,肚子却早已咕咕叫了。热心的静静妈妈又打电话让做厨师的静静爸爸给我们做点好吃的。等我们完工的时候,后勤部长静静爸爸早已准备就绪。大家开开心心的直奔林静静家。席间,大家又聊到孩子,聊到教育,像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赵天岳爸爸还特意要了大家的号码并保存起来。一切皆因孩子,把素不相识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顿没有山珍海味的温暖晚餐我们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对教育的认同,对美的追求!

2017年10月31日,我们充满期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上午上完课,我又把制作好的PPT再梳理一遍,并把制作好的讲稿发给李教授寻求建议。启动仪式原定下午两点开始,陈滢妈妈和刘宇航妈妈不到一点就到了。其他家长也陆续赶到。

下午两点,我们的活动开始了。仪式分为三个部分:一、刘其军副校长致辞;二,刘茜老师介绍阅读项目及活动开展情况;三、家长代表发言;四、同学们自由借书(由于时间关系,此项议程留在了会后)。整个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刘校长致辞并提出希望。我以课件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阅读项目的整体设计及班级阅读的发展历程,并且以美篇的形式把班级的各项活动分享给带领与会人员。最后,家长们也纷纷走上讲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最后,整场活动充满愉悦、祥和的气氛钟结束。

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在匆忙中追寻着我们所认为的金钱和名利所带来的幸福感。现在的生活和二十年前相比,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可是我们幸福吗?快乐吗?我们应该追寻什么?我们的孩子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想过教育到底是什么吗?

就像我在《掬一捧生命的清泉,播一粒幸福的种子》一文中所说的:秋日的傍晚忙碌而幸福。走在乡下的小路上,石桥边,迎面扑来的稻香沁人心脾,一扫秋老虎的燥热,让你慢慢静下来,静下来……远望匆忙奔波于田间地头的幸福的农民,耳畔轰隆隆的收割机永不厌烦地唱着丰收进行曲,一股润物细无声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是春的礼赞,秋的馈赠!

驻足在这沃野之间,满眼的谷穗像弯腰劳作的老伯,勤勤垦垦。有了春的耕耘,夏的酝酿,才有了这满坡满坎的金黄!老农懂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道理,所以才用心的侍弄着那些种子。而教师的工作不也正像农人播种一样吗?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脸,我的脑海里又闪出那个问了自己无数遍的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

是压抑的教室,写不完的作业?是枯燥的课堂,没有生气的校园?是应付不完的检查,拿得出手的分数?是没完没了的批评,无休无止的抱怨?是父母永不满足的期待,老师永不甘心的加压,领导永远追求的政绩?……

不!都不是!教育应该是种子的事业!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在孩子的心田种下悲悯的种子,一定会开出一朵良善的花;当我们在孩子的心田种下正义的种子,一定会开出一朵傲霜的花;当我们在孩子的心田种下奉献的种子,一定会开出一朵温暖的花!……王维审老师说:“在任何情况下,教育都不会只是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教育最长久的质量应该是在岁月流淌过的某一个角落,一个人对一群人说过的某段话,让彷徨与孤单中行走的人得到可以慰藉心灵的力量。”“教育就是帮助人慢慢获得成长的动力,慢慢完成对生命的体恤,对尊严的认同和对自我的成全。”

为人师者十多载,想起因我的耐心而让奇葩弟子麦迪华丽转身的幸福;想起因我的用心而让无法无天的明秋爱上课堂的奇迹;想起因我的关心而让智障孩子末末有了种太阳的温暖;想起因我的爱心而让差生杰瑞顺利毕业的满足……想起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的每一次坚守的值得;想起办公室里怨妇式的不满;想起那么多同事在应付中煎熬,我庆幸自己还有傻傻的幸福——一颗不曾丢失的教育初心!因为有了这颗初心,我把陪学生早操看作是学校的奖赏;我把给学生上课看作欣赏生命拔节的力量;我把看学生午休看作体验生活的另一种方向;我把家访看作感受孩子生命成长的第二课堂!

季节交替,岁月流转,我始终坚守在出发时的那个原点,没有忘记来时的模样,没有把初心带上枷锁,把自己捆绑!

教育到底是什么?那是心与心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欣赏!没有功利的束缚,分数的捆绑,它就是掬一捧生命的清泉,播一粒幸福的种子,成长,以及帮助成长!就像老农春天的播种,秋天的丰收一样!

现在用阅读播下希望的种子,未来一定收获一片暖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