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看世界(四)· 如何“简单”的思考复杂问题?
引言
前两天,有个在管理团队的朋友给我打电话,提了一个困惑:“在团队里,技术、流程、方法该有的都有,为什么最后交出的东西还是不好?我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因素?”。当然,宽泛的问题只能给出宽泛的答案,这个问题很常见,我换句话翻译了一下,它其实就是“如果你是一个Leader,希望带领团队达成目标,你到底应该抓哪些东西?”。
如果分类的话,这属于管理学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还原主义思想来思考,所以我就放到了这个专栏里。话说,这个专栏在18年5月份之后一直没更新,主要是我发现产品思维比较火,写完之后有流量、有点赞,所以没有抑制住人性的冲动,一直在写产品思维的文章…
本篇,我试着解解题,不一定对,但是希望能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一个思考角度,帮你化繁为简、看清这类问题。
思维方式:还是用系统思考
如果你直接用系统思考的话,对于这类宽泛的问题,你会发现,管理一个团队的要素真的是太多了,从物理上,有人、钱、物、环境、工具等等,从逻辑上,有目标、文化、流程、制度等等,你想理清它们之间的关联,孰轻孰重,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就是用到还原主义思想,先进行简化,找到最重要的那些要素,然后再围绕着这些要素逐步复杂化,整个是一个先降维再升维的过程。
还有一点,就是尽量类比到你熟悉但又不是你所在专业的场景里,比如你的专业领域是软件开发,但是爱好运动,那么你就可以把你在软件领域遇到的问题类比到运动中。
你可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人都喜欢说自己所在的领域很复杂。一方面因为懂的确实多,每每想问题时脑中会涌现大量细节,所以给人复杂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么说会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有利,所以行业里众口铄金。通盘来看,你会发现,几乎没有行业说自己很简单的,不论是开超市的、开出租的还是做软件的。有一种可能性是,其实大部分所谓的“复杂”,可能只是由于信息太多、缺少简化造成的“繁杂”而已,而真正的那些“复杂”问题,常常是具有共性的、行业间相通的。
一.降维:想想简单的事情
先类比到一个你熟悉的简单场景,就是那种“笨想”也能想清楚的事情,比如“百米赛跑”,那么这个问题就转换成了:“你是一个教练,让一个人尽快跑到终点,需要哪些关键要素呢?”
1.目标
首先肯定是要有终点,就是目标。如果还没定目标,那么你要先解决怎么把愿望翻译成目标。翻译之后,如果目标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可量化,就用百米赛道类比,对应的管理工具就是秒表。如果目标的过程和结果难以量化,就用森林探索类比,对应的管理工具就应该是指南针。
2.人
人的问题总是大问题。如果把所有人的问题分为两大类的话,通常就是“努力问题”和“能力问题”。
什么是努力问题呢?我拼尽全力10分钟能跑完,但是我就是不想那么累,所以跑了30分钟。解决这类问题,就要用到管理学中的“激励工具”了,比如和钱相关的,薪酬、级别、奖金、股票;和文化相关的,建立归属感、尊重感、自我实现,共启愿景、使命、价值观。同时还要分场景看,如果目标可量化就激励结果,如果目标不可量化就是激励行为。
什么是能力问题呢?我被激励了,不仅钱给够了而且还被感动的五体投地,我拼劲全力10分钟就跑完了,但是你的要求其实是5分钟。这类问题相对更难,不同场景要考虑不同的方法,比如技能通用的话,就要招聘找更强的人;技能不通用的话,就要用培训、知识管理等把人培养得很强。再比如,目标确定、过程清晰的话,可以考虑把经验流程化、流程工具化,让机器为人赋能,变向增强了人的能力;目标不确定、过程也不清楚的话,就只能考虑老带新、师徒制、接班人计划,做经验的传承。
小结
在降维的环节里,你一定会找到你认为最重要的要素,我自己找到的就是“目标”和“人”。同时,你会发现,其他的很多要素都是围绕着这些重要要素而存在的,比如钱、文化、制度、流程、工具等等。
二.升维:逐步复杂化
接下来,你再一个一个的增加条件,把场景逐步变得复杂,新的要素就会出现,此时你再把新要素和老要素进行关联,继续思考。
比如可以增加人数,2个人接力赛呢?10个人一起跑呢?100个人方阵呢?在这里面必然引入的要素就是“沟通和协作”,那么对应的管理工具就是“组织设计”了。组织设计通常有四种典型模式:用信任粘合的羽毛球双打模式、用战略粘合的足球队模式、用流程粘合的交响乐队模式,和用奖惩粘合的军队模式。当然,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模式。
最后,按照系统思考的套路,不要忘了加入几个关键、必选的维度:
1.时间轴:世界是动态的,今天的每一种现象都是过去的点滴积累,同时今天的每一次决策又都影响着未来的状态,所以需要动态的看问题。
2.概率轴:事情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果之间不一定必然通道,所以你需要考虑每一个变化之间的概率和可能性。
3.博弈轴:由人构成的系统中,你的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别人的行动,比如石头剪子布,你想赢,就要猜对方出什么,而这些信息并不在物理世界中,而是在对方的精神世界中,所以你也不能忽略了人的因素。
三.回到真实的世界
最后的最后,千万不要忘了,虽然你用还原主义的思想,理解了一些本质,也找到了实践工具,但这些毕竟只是你精神世界的产物,只是大脑中的一堆概念、判断和推理,它们永远替代不了你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如果一旦你发现,你所想的事情和真实情况发生了偏差,第一反应不是指责别人做错了,没有按你的想法来,而是应该在自己的头脑中找原因,看看是犯了逻辑错误,遗漏了场景,忽略了约束条件,还是缺失了关键要素。
单虓晗写于20181013
单纯看世界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