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家论道,与智者同行2

2021-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如诗晴天

今天上午聆听了福州教育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林明华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的专题报告。

林老师18岁师专毕业到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学校生源极差,年年垫底16名。毕业第一年直接带初三,一举拿下第八名。第二年从初二带起,就拿了第一名。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成绩?我想这离不开林老师的用心之至。

林老师真的是一心在教学,一心在学生身上的。学校物理实验没有教具,他带着学生自己刨木板,找磁铁,电池,自己动手做教具。只要在生活中看到别人要扔掉的废弃机械,钟表,甚至在外面看到了工艺品上的牛顿圈也背回学校,给学生做教具。他说理科老师应该以物为本,比如他的物理学科,有物才能悟理,教具不是为了学校达标测评用,而且要真正发挥教具的育人功能。不要把废弃的仪器丢掉买掉,应该多拆拆装装,让学生看,让学生悟,给学生弄明白原理。

作为文科老师,就应该以人为本。

抓住课程二字,强调备课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把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二次开发,对教材进行处理。更要重视过程设计,切合本班学生的学情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真正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去。我非常汗颜,本学期因为教两个班,工作任务特别重,每天都是五节课甚至六节课,回家就要带娃,根本没有花功夫备课,总是临时匆匆忙忙看看课件,和学生一起简单预习,就上课了,虽然因为交过几届内容比较熟练,临场发挥的还不错,但是没有真正落到以生为本。一班的学生聪明,有个性,讲太多讲太浅他们就不愿意听,男生思维活跃但喜欢插嘴,老是因为课堂常规问题发生不愉快。二班比较乖巧,课堂常规较好,配合默契一些,但是思维不够活跃,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人,受众不够,其他的人容易开小差,也养成了等待喂食不主动思考的坏习惯。所以,下个学期的教学,也更应该花多一点心思,最好做到两个班级的个性化解读,分层化要求。

今日分享:常有人羡慕优秀的人天赋出众。事实上,只有绝少数人天赋异禀。更多的人能够出类拔萃,是因为对事业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优秀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与积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