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
下午,穿着我的小红花盘扣衬衣,戴了一对金黄流苏孔雀羽毛耳环,圆框银边平面眼镜,左手捂着帽顶,顶着大红耀日,迎着腥咸江风。妈妈开着红色三轮小车,我坐在副驾位,沿着盛开的绿意白花,穿过一个个干涸鱼塘,来到安静的集市街道,妈妈忽然停下车,笑同正前方一位骑着电动车的中年男人打招呼。
男子也单脚撑地停下,笑容满面跟妈妈打招呼,他衣着很朴素,寥寥数语。
妈妈此趟是为辞职去的。我初以为他是妈妈每天兼职那个厂家某位职员,谁知,竟然是
掌管者。不禁同妈妈感叹道:“这位老板出门就开电动车啊?!好低调!!!”路途中,妈妈一直在夸这位老板人很好,想必这是一位良善谦卑,朴实能干的从商人。能骄能奢却低调朴素,不禁赞赏。
来到一座铁皮厂房一楼,停好了车。我跟在妈妈屁股后边,闻着熟悉的金属味道,穿过水泥袋堆叠的小道,来到包装部。
包装部就是几个人坐在一张大桌子旁,把产品装进一个塑封袋,缠上一圈胶带再整齐码在纸箱子里、放上标签,胶带封箱。有三个女人,一个男人,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当初如果选择另一条道路上的自己。
如果、十年前那个夏天我顺从了环境,没有那种好像全世界都背弃了我的悲凉感,没有不甘命运的抗争。也许,我也会同她们一样,生活在一座小城,长年闻着金属汽油味,频繁操劳着双手,身材日渐发福,灰布衬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世界只会围着家、男人、小孩轮轴转。没有自我敏感的觉察,只剩为柴米油盐的奔波,家长里短的唠叨这些生活表面的事务。
也许也有梦,恐做梦都会由内到外给自己圈下重重生存阻碍之枷锁。除非大运降临,否灵魂难有更多悟觉。
这种生活模式是好是坏以我个人立场去定论有失偏颇,毕竟,生活啊,终究是冷暖自知,各有各的欢喜忧愁。不过,当下的自己却不禁为当年的明智选择感到庆幸极了。
《平凡的世界》有一封少平写给妹妹兰香的信:
“亲爱的妹妹,关于你,说心里话,是出乎我意料的。因为我原来对你不抱什么大的希望。我想你一生能有个温暖的家庭,生儿育女,有吃有穿,不要像姐姐那样牺惶和屈辱就行了。现在我越来越看出,实际上你的天资比我和大哥都高。你一定能考上大学的!而且我从你的来信中,看出你已经对人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有了觉悟。这使我非常激动!我感到,人的一生总该有个觉悟时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生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要知道,对于我们这样出身农民的家庭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啊!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的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亲爱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满快乐。可是,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另外,我不知在什么地方看过一则消息,对我们很有启发:有位美国总统的女儿为了不让父亲供养她上学,自己便利用课余时间到饭馆里洗碟子赚钱……妹妹,二哥这样说,不是逼着让你也去自己谋生!相信我每月的十块钱一定准时寄给你!真想和你一块好好谈谈……有时间就来信,并希望字写大些,不妨出出格嘛……”
当时读到此段,心中一下发起激烈的震荡!不禁重复读着,一遍有一遍的体悟。心下生出千万丝丝愉悦,边读边无声符和“说得太对了、太对了!太好了!”让一度陷入自家贫穷狭隘中的自我、面对当下困境的自我,再看到一扇打开的门,脑海反复响起一个声音“抬头挺胸,走出去,又将是朗朗乾坤!”
回到前景。
跟着妈妈招呼了一圈,深深感受到了母亲的好人缘。若妈妈在她第一个人生岔口时,选了继续读高中或者外出闯荡闯荡,或遇到一个贵人扶持一把,没有那么快就结婚生子,没有在花样年华就陷入小家庭的琐碎里,人生必然是另一番光景。
如此些年,妈妈无时不在为生存奔波,花儿一样娇艳的女子也被生活、家庭打磨成粗糙不已的擎天柱,深陷囹圄多年。
而我,为此抗争中。做梦都想着把家里光景换一番。
归程,母女俩唠叨着,看着这个我从小待到大的小村子,人气再不复往日,听妈妈说工厂很难招到人,每天不断有厂房倒闭,也有万人厂房将在不久建立起来的消息在传着。
听着低沉的日常机器轰鸣,看着街边门面依旧如同十年前的米粉店、烧烤小炒、菜市场、超市……闻着广东民居街道特有的香火气息,有种站在上帝视角观看自己在这座小城十几年生活轨道的奇妙感。
归家路途,依然捂着帽子,露着大额头,一路风送,回到我们江边的破旧红砖瓦房里。
屋前还是那棵木棉,犹记两年前在树下看了一夜,惆怅满怀,寂寂听春语,如今再看它,另一番心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