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育儿

挖耳方式会致癌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84人  热情似火2019

这种挖耳方式会致癌,你却还在做!据说听不到这声音的人耳朵已老化

首先,小康妹儿邀请你来听一段音频,据说听不到声音的人️️️

别担心你的头发了

据说很多人

耳朵可能快要聋了

快要聋了

快聋了

聋了

......

每年的3月3日(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这个小测试旨在提醒大家关注自己的耳朵健康。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平时都不注重保护自己的耳朵,以下这些错误用耳方式都可能引起耳朵疾病!

1

这些常见伤害耳朵的方式

你不要再用了

01

花式采耳,脚气霉菌性病找上门

去洗脚店掏耳朵,在街上找掏耳师傅“采耳”,上网买毛茸茸的“掏耳神器”......很多人都这样干过,觉得掏起来很舒服很享受。

殊不知这些不健康的挖耳工具,如果消毒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脚气跑进耳朵里“,或者“耳道里长霉菌”。

经常挖耳还会导致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一旦病毒感染可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很多病人的病检结果为尖锐湿疣(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个别“外耳道乳头状瘤”有恶变倾向,临床上也曾遇见经常在外挖耳者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最终癌变的病例。

正确方式:不要采用非消毒工具清理耳朵,也不要让非专业人士为自己掏耳朵。有些洗头店、洗脚店等场所的采耳服务,使用的工具往往未经消毒,可能带有其他客人的病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02

戴耳机听歌,听力损失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一25岁女子8年来每天带耳机3个小时。一年前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经治疗耳聋治好,却又多了耳鸣...医生提醒,长期、连续、高强度的噪音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正确做法:这种损伤通常是慢性的,不做测试普通人完全感觉不到。所以对于噪声性听力损害,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最为关键。

03

异物进入耳朵,一顿乱掏

据介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每年诊治耳朵进异物的患者较多,成年外耳道异物患者其中以蟑螂等昆虫居多。一些人为了尽快把异物弄出来,便拿挖耳勺猛掏...结果耳道都挖出血了,异物也没出来......

正确方式:异物进入耳朵后,切不可借用工具强行掏,应及时至医院借助专业工具清理。

2

我知道乱掏耳朵不对

但耳屎巨多、耳朵奇痒怎么办?

很多人觉得耳屎很脏,不掏掉的话心里老是会不舒服。那么,耳屎到底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耳屎是有好处的!

耳屎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作用,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

这是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

如果耳朵痒得实在受不了,该怎么办?那就挖呗~但是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最佳清洁方式是用消毒棉签轻轻擦拭。耳朵痒不要用发卡、牙签、指甲等去掏耳朵逞一时之快,用消毒棉签清理耳道口周围即可。也不要将消毒棉签要插入耳道深部,否则容易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造成阻塞。

2.白醋冲洗法也可温和不刺激地掏耳朵。将白醋加热至37℃,倒入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自己用注射器进行冲洗。

3.或者在每次淋浴前10分钟,滴一两滴清水到耳朵里,淋浴时就能将液化后的耳垢冲洗掉了。一个月可做一次。

4.不要过于频繁地清理耳道。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平时耳屎通过颌部咀嚼运动会自行排除。只要不因为耳道堵塞影响听力或因耳屎压迫导致耳道感染,是没有必要掏耳屎的。

3

关于保护耳朵

3个注意事项你得知道

1.减少噪声暴露。小康妹儿知道,不管怎么样劝你们少用耳机,都是耳边风...所以下面来教你一下怎么科学用耳机。

最好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头戴式耳机。

耳机音量不要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

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控制在60分钟内。

2.老年人应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可预防老年性耳聋。

3.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赶紧去做耳科检查。

你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发现自己把电视的声音开得比平常大。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耳内有振铃感。别人告诉你,你说话声音太大了。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在电话上)

日常建议的安全音量水平是低于85分贝,持续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下列是生活中常见响度参考:

10分贝为非常安静的房间。

20分贝为乡村的夜晚树叶被风掠过的沙沙声。

30分贝为安静的办公室内钟表的滴答声。

40-60分贝为相距约一臂远的人正常谈话的声音。

50分贝左右为洗衣机的工作声。

70分贝为3米外吸尘器的工作声。

80分贝为3米外经过的车辆轰鸣声。

110-130分贝为迪厅、酒吧、体育赛场的声音。

120分贝为开始引起疼痛的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