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最终关照的是写作
自从开始写小说,我发现我时刻都在关注如何写好小说。如何写好开头?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进行环境描写?如何叙述等等?
当开始写小说,读小说的心理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以前,读小说的时候,我最关注的是情节,是一部小说讲了什么故事,有哪些值得我回味和深思的。
现在我读小说,我却更加关注作者的创作心理。比如,出场人物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语言,行为出场的,其他人物是怎样一一出场,作者是用什么样的事件将他们联系起来,小说的故事逻辑是否正确,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时事件是否合理等等。
以前,读小说只是读小说,现在,读小说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反观一下我自己的小说,对比之后,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我的人物在小说中没有脸,我对人物的刻画主要在于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却忽略了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再比如,我的小说空间感不明显,层次较少。故事主要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对于次要人物的描写着笔不够。使得小说不够立体,不够有画面感。
这一点是我从听《傻妻》这部小说中感受到的,人家的画面感就非常足,听书听得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如果能写到这种程度,我想一定是好小说了。
昨天读完了无戒的《余温》,我的感受是复杂的。伤感,心疼,可怜,痛恨,无奈,和解,祝福。
这部小说的主题很普通,很日常,是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其实也很简单,以王子和甄玉的感情展开陈述,然后关联家庭。
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原生家庭都不好,尤其是主人公王子和她最爱的人闻博文。王子的家庭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女儿就是为了要儿子。从小到大,父母的关注点都在于儿子身上,女儿们就是透明人,工具人。王子的家庭没有感情,没有温暖,这造就了她的性格,冷静,其实是冷漠。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在王子身上体现的玲离尽致。
《余温》可以说是王子的社会成长史和自我救赎路,她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所以才会到社会上寻求温暖。第一段感情,就算知道吴一纶爱的是别人,她也甘心做替代品,因为吴一纶的笑温暖了她的心,将她融化过。第二段感情,她爱的最刻苦铭心,闻博文是一个比她自己还要冰冷的人,所以激起了她的拯救欲,与其说是拯救闻博文,不如说是拯救自己。然而,她所认为的拯救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致使闻博文自杀。到此,王子的自我救赎还差一步,而第三段感情的到来是她完成救赎的标志,也是自己和自己和解的标志。
作者通过王子的感情线关照到了重男轻女思想造就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父母的不公平待遇让女儿不断地奢望不断地失望,而对于儿子来说,这份爱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想逃离却又不能。
重男轻女思想是一种不死的思想,无论什么时代都存在。就算当今21世纪,这样的情况不只存在于小说中,现实中也是比比皆是。
我老家的一个邻居的儿媳妇家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她家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结婚的彩礼钱是五个女儿凑的,而女儿们家庭也不是多富贵,但这个钱是必须要出的。
我大学期间的一个同学家也是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我同学是老大,但她幸运的是,父母虽然想要儿子,但对于女儿也是关心的,不然她不可能有上大学的机会。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挖掘的主题,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良好的醒脑石。
《余温》简单的故事背后传达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它给了身处黑暗之人以希望,幸福之人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