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暴成灾(小城故事5)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8515/43fb12139c456987.jpg)
来加拿大前从未见过雪,对雪的想像是从<<草原英雄小姐妹>>开始,其后就是从<智取威虎山>>,然后便是“红军爬雪山”的故事,或许是特定时代的宣传中把风雪的暴虐奠基于英雄故事之下,“雪”成了虚拟的敌人和勇敢者的道具,而童年的我只把”敌人”当作一个遥远的词汇,把”雪”当成了神秘的意象,并加上一种想象上的浪漫色彩。
在加拿大遇到过无数次下雪,也经历过多次雪暴,生活和工作却也未直接受影响。而2017年刚入冬的雪暴让小镇乱成一团,此“乱”是我首遇,也确实开了“眼界”,从此不再对雪暴有任何美好幻想。
室外温度只过零下,原本黑压压的云层变成了厚重湿沉的雪,铺天盖地倾泄而下,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呼啸,把整个小镇与郊外盖得厚实,整整55厘米!望眼窗外的公路,铲雪车经过的地方,雪被堆成几道白色的墙,占据了原本不宽的公路,迫使车流减慢。远处已是一片白茫,附近的灌木丛被雪封盖,只露出少许挂着枯叶的黑色枝桠,路边长椅子板面已被雪盖住,累积成40厘米的厚度,与地面的雪几乎相触。
我庆幸自己的上班时间未到,希望上班离家时雪溶掉些许。我安心在家写作,又或做着自己的事。午餐后,我悠然走出家门,如同去年冬天般,计划走两个街口处200米远的公车站等车。刚打开门,我懵了:几节楼梯被雪盖住,成了斜坡;停车场盖了厚厚的雪,偶有两道车轮痕迹也歪歪扭扭,形成冰水混合的雪沟。我低头看一下自己的雪靴,再估计雪的深度,顿时打消回家换高统雪靴的念头。“反正都高不过雪深,不如省些时间。”我心里嘀咕着迈开步子,探着楼梯格下去。刚一踏脚到停车场,雪下的暗冰滑了一下,我身子一歪,雪渗入靴子内,快速溶化。幸好平时喜欢运动,很快就平衡好自己的身体,阻止摔到的同时也阻止更多雪渗入靴子。
穿过停车场走到路旁的人行道,一辆车飞驰而过,轮子下的冰水飞溅起来,泼洒到我新买首穿的冬衣,幸好衣面材料略有防水功能,也就没有渗透。对这个小镇人飙车风气和浮躁,我一直颇有微言,因而也就不觉意外,继续往公车站走。200米的路在冰雪成墙的季节显得漫长。我小心翼翼地迈着脚,确定安全才落脚,因为同事中有不少人因冬天而摔倒骨折的前例,我必须谨慎,从中吸取教训。
路边被铲堆起来的雪墙有一米多高,有的路段雪墙混杂了原有的灰尘和泥土,显得脏兮兮;有的路段的雪墙干净,雪堆之间的间隙露出蓝色幽光,显得诡秘。虽说见过很多雪墙,但如此闪烁幽幽蓝光的雪却是首见。虽知道这是光折射的结果,但我还是禁不住停下脚步,怀着一颗“中年少女”的好奇心,蹲下观察。
好不容易走到公车站,我安下心来等车,习惯性思考问题,眼睛四处观望。不少人成群结队,迈着艰难的步子在街上行走,如同一群企鹅集体行走,我心里纳闷:即便夏天也很少见人在街上行走,为什么暴雪后却有如此之多人在街上走?我心里掠过一丝不祥念头。我继续等着车,10钟,20分钟,30分钟……眼看上班时间在即,我心里开始焦躁起来,赶紧给单位同事打电话,报告迟到原因,没想到部门主管告诉我小镇所有公车停运,的士也不营业,很多员工也“挖”不出自家的车开来上班,让我等候单位指示。幸好手机网络依旧正常服务,等了约十分钟,我接到指示:“回家,今天不用来上班!”
“难怪这么多人走路上班、上街,原来交通系统瘫痪,自家的车也挖不出来。“我嘀咕着踏雪回家,美美地在家睡了两个小时觉,醒后继续写作,忘却雪暴引发的焦躁。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18年前美国电影<<Snow Day>>剧组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一间中学拍摄和取景情景。当时取景点距离我家一个街口,正是秋季,当时看着他们拍摄,我不理解“Snow Day“的含义。十几年过后,我终于体会到成人们在“Snow Day”的无奈,也体会到了学生们的欢喜。
(摘自于随笔<<小城故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