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总会犯错、犯浑、犯懒……总之,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会瞬间点起家长的心头之火,不发泄出来真的是憋的不行。但真的那么难忍吗?
最近有家长跟我说,看到孩子有什么不对的行为就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的想发火,发完火也会感到后悔,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这该怎么办?
对于家长“忍不住就发火”的行为,绝对不是个例,很多家都是这样的,这仅仅是心态的问题吗?我们总是说,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却还是管不住,究竟是哪里不对?
发火前,我们不妨还是先问自己一句,真的是孩子让我们生气了吗?
我们曾经讲过ABC的理论:
A:是客观事实的
B: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
C: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很多人都认为:A直接导致了C。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同一件事情,大家都只能有一种反应。
事实上你会发现,孩子做错了什么,每位家长生气的程度不一,有的家长可能都不生气。
这说明,A经过了B的加工,最终让我们产生了相对应的C。不同的B会导致不同的C。
在很多家庭教育的书籍里都会提倡,我们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但生气这种情绪一定要谨慎的使用,因为它往往不是真相。
举个例子——
我们让孩子关电视,他就是不关,我们就生气。为什么我们会生气?因为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听话我们就会生气?因为我们的态度。
✘ 态度一:我是老子,他是孩子,就该听我的。
这是绝对化的信念,孩子就一定得听家长的?
✘ 态度二:孩子不听话就不是一个好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失败。
这属于以偏概全的信念,当然也是不正确的。
✘ 态度三:孩子不听话,那他这个事情就做不好,这点小事儿都做不好,那他一辈子都完了。
这属于过度推论的信念,根本没那么严重。
✘ 态度四:我心情本来就不好,想发泄出来。
这是借题发挥、迁怒于孩子,更不对。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一点结论,真的不是孩子让我们生气了,而是我们的信念导致在判断孩子行为的时候更容易感到生气。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难道孩子有一个行为屡教不改、我们说了总也不听,生气不是正常的吗?
的确是正常的,可是正常说明不了什么,至少正常不等于一定正确,更不等于这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我们被关进了二战时的德国纳粹集中营,最正常的反应就是恐惧。可在历史上真有一个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的人没有感到恐惧。
这个人叫艾提·海乐申,她在日记里写到,我不会轻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我们可能做不到那样超脱,但是看到孩子有什么不对就生气,真的不是唯一的选择。一个身处纳粹集中营的人都能够尝试去理解盖世太保,我们还会因为孩子多看了一会儿电视而发火?
能够看差距的存在,也许下一次我们再生气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理所当然了。
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我们通常会做出什么反应?
1. 归罪于外,怪罪对方
我批评孩子,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说“我很伤心”。
但是,我们想让孩子“怎么样做”、“怎么做我们才不伤心”,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
别说这都是“显而易见的”、“明摆着的”,并没有!明确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2. 归罪于内,怪罪自己
很多家长在学习一阵子家庭教育以后都会陷入一种困境——
不敢发火,生气了就憋着;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没有加以干涉,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觉得自己无能。
在神经语言程序学里,愤怒是源于我们想寻求更大的力量来让自己对这件事情有一份更加有保障的影响力。所以生气也是我们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我们有权利去生气。
只不过在生气前,我们想想这两个问题——
>>>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所有的生气都是因为我们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在感觉生气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需要没被满足,然后我们去表达这份需要。
如果孩子故意惹我们生气,但是孩子还表现的有点洋洋得意,这个时候我们很想打孩子一顿出出气,但是这样做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自己的需要。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可能是“被孩子用礼貌的方式来对待”,当我们能够直接地表达我们的需要,孩子才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生气、理解我们的情绪,并做出行为上的调整。
>>>孩子的需要是什么?<<<
举个例子,有个爸爸马上要外出,出门前问孩子要不要一起去,孩子犹豫了一下说不去。
爸爸走了以后,孩子后悔了,情绪很不好,在家里各种闹腾。妈妈有些生气,但转念一想,孩子有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呢?
于是对孩子说:“你是觉得爸爸问你要不要出门的时候,没有给你足够的时间考虑是吗?”
孩子听了以后一个劲儿点头说:“对!就是这样。”然后情绪完全没有了,开开心心走开了。
看,如果我们能够顾及到孩子的需要并去满足他的话,孩子是愿意跟我们合作的。
我也很清楚,“生气”这件事不容控制,但是看完文章的您,下一个生气的时候,如果能够有哪怕只有一秒钟的迟疑,不直接发现怒气,而是问一问自己和孩子有什么需要没有满足,就足以引领我们走上改变之路。
哪怕这个改变会很缓慢,但总有可能把我们的怒气降低一分,对孩子的伤害也降低一分,而不至于暂时忘却了对孩子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