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的朝圣》070-1 野外生存体验,体验真正的户外运动
协会联合重装徒步精英的“打火石”先生策划了一次三天的野外生存实践活动。
松花湖野外生存体验召集令
时间:9月秋季某周五-周日
地点:松花湖内岛
活动要求:三天活动,只允许携带一天半的食物和饮水
召集人员:5对10人(男女不限)
装备清单:
帐篷、睡袋、隔潮垫
饮食(一天半的饮食)
炊具(卡式炉)
实用工具:绳子、刀、网
头灯和手电
净水装置
指南针
打火机
口哨
对讲机等工具
费用:XXX
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招募中。
野外生存?这个事情一听起来很新鲜但感觉很严酷、很虐,令人不敢设想。但西方早已经开始了野外生存的体验,而在中国,野外生存才刚刚开始,而没有太多的实践。
在众多人的认识里,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长此以往,您会麻木不仁,索然无味。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永远快乐,没有烦恼。所以,快乐不是永恒的,困难和烦恼是必须面对的。
我们都习惯了城市中的生活,也习惯了文明社会提供给每个人的便捷条件。但当您有了一颗喜欢户外的心,背起背包走进山野时,您会突然发现,原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在野外却变得那么的不确定,甚至会是艰难。比如,人离不开水,如果想喝一口水,在家里,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想烧开一壶水就可以喝茶。但到了野外,当饮水或食物没有了,想喝上一口水,首先您须确定是否能找到水源,再确定水质是否可以直接饮用。而如果水质不佳,采用什么简易的过滤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还想烧开水,是否具备生火条件?而没有可食用的食物怎么办?诸如这类事情在野外,你随时会碰到,怎么办?在您解决每一次遇到的困难之后,您怎么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推向成功和完善?
野外生存体验,不同于任何形式的大众户外活动,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场所远离人为设施,驴友们完全置身在荒郊野外,一切都是新奇陌生的,这里有鸟语花香,野果野蛙,或有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快乐与困难并存,锻炼与健康兼练,亲近自然与回归自然同享。
此次野外生存活动还是得到了诸多的报名。在筛选后,最终成型8人(3女5男,其中2对夫妻)参与此次挑战。其中,“打火石”任领队,王一夫夫妻任后援。此次野外生存体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野外生活,所以,经过前期的基本培训和安全提示后,九月第一周的周五,全队开始出发。这天秋高气爽,暖风吹拂。全队乘车前往丰满松花湖,租船航行至环湖的内岛东侧一处沙石滩湖边,在与船家约定了第三天上午十点来接应后,全队整装后登岛。此时是周五上午的十点,为期三天的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正式开始了。
“打火石”领队在清点人数,检查装备及穿着后,领头向山林出发,大家欢天喜地地鱼贯跟随而上。
队员们都是户外登山运动的爱好者,有过无数的登山经历。但这个岛却是一处队员都无人登过的山林,很是陌生。领队一脸的严峻,集中精神,凭着自己多年的重装徒步经验,在山林间以镰刀披荆斩棘开路,以指南针辨别方向,观察山势以迂回攀登,并不断地寻找着可供安营扎寨的所在。
队伍一路蜿蜒向山南边行进,不断拔高。队员们都背着重重的登山包,手执双登山仗产用仗不断敲打两旁的草棵,以便吓走可能存在的蛇或其他有害生物。
登山不似平地,平地走一步是一步,而登山的走一步却不出一步的距离,拔高更是微小。走了一阵子,大家已经开始喊累了,浑身大汗淋漓,很希望马上有个休息之地。领队并不叫停休息,而是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因为此处都是斜坡,不是休息的好地方。当穿过一片茂密的林间后,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片草甸,而且相对平整的一方地块。这令大家欢呼起来,可是找到个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地方了。大家积极行进,来到这块草甸上,卸下登山包,坐下来喘息、休息,感觉累后的快乐。
有人向领队表示敬意:您怎么就知道这里有块草甸呢?
领队腼腆地说:在登船出发时,我就观察山势了。我们是从东边向岛上进发的,我看到南边有片颜色不同、层次不同的地方,分析那应该是块空地,可以做为一个休息站或营地,所以登山起,我就向着这个方向进发。果真是块好地方。
大家回顾自己登船时在干嘛?只是在欢快地畅想、交谈,并未考虑下步的艰苦和方向,而人家领队已经观察并考虑了那么多步了。大家向领队投去了敬佩而崇拜的目光。
此时,已经是中午时间。领队宣布:今夜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现在,大家将多余的帐篷等物品放在此处,进午餐。下午,我们将进行环南山、登顶的登山活动,晚上回到这里聚餐、露营。
待大家用餐完毕,领队开始规划场地,在中间地带设立为篝火区,周边避风且坚实的地点任人自选为各自扎帐篷的所在。并指导大家:扎营,营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平坦的位置,注意枯树和落石。帐篷尽量打4颗地钉,固定四角,1-2颗固定帐门;风绳不是必须的,固定四角后,撑开帐门,给内外帐留出空间,便于内外帐之间生火做饭,且一旦起风,也给帐杆以支撑,减少噪音。
大家分别找到自己的扎帐篷地点,动手搭起帐篷来,干的是有模有样,有条不紊。不一会儿,一个帐篷营地就建立起来。大家将下午活动不需要携带的东西放入自己的帐篷中,让登山包瘦身。领队指定背山为准,左边林间为男士方便之所,右边林间为女士方便之所。
对这片陌生的山林还在全心探索之中,所以午餐就只是填饱肚子,补充饮水,休息恢复体力后,准备再次出发。
这次出发,卸下了几乎所有的物品,只携带上些小零食和充足的水,大家可是轻松多了,精神抖擞地跟随前进。
领队带领队伍继续向南上方挺进。秋日的阳光更加明亮照进山林,在林间投下无数的射线,随着行走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无穷。大家欢喜这景象,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赞叹。
走走停停,边欣赏风光边登山,终于登上了岛的顶峰。秋风送爽,大家环眺着圆周,松花湖水环绕,远山渐次绵延,宁静、安详、美好。人们都有过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经历,但这次却是坐拥在群山与湖水之间,感受更加温暖:本想拥抱大自然,却被大自然温柔地拥抱。
大家还在流连忘返,领队抬腕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半。他召集大家向营地回走。领队引领大家沿着山脊由南转向北走,在山脊上行走相对轻松自在,大家也感觉到了今天的行程基本结束,都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太阳逐渐偏西,照射着人的投影修长、苗条。一行人在山上慢慢地行走,欣赏无限的风光,感受秋天的丰盈,也为自己的投身自然而庆幸。18时左右,当走到一大块岩石堆时,日头已经就在远处的山顶上了。大家积极地一起爬上岩石,找个合适的地方坐下来,向西望去,太阳涨大起脸庞,泛出红晕,将西天际染红,将云朵染出层次。夕阳渐渐地向山那边躲去,大半个脸——半个脸——小半个脸——一小弧线——隐没,收拢起余晖,天渐渐暗了下来。大家静默地坐在那里,沉浸在时间的年轮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没有任何扫兴,地球在转,时间在走,队员们也该下山用晚餐了。领队早已判断好下山去往营地的直线路线,他趁着傍晚的光线在前边开道,引领大家下山。半路上,领队要求所有男士开始拣拾干树枝并携带回来。
内岛的山不高,很轻易就回到了营地。大家将拣携带的树枝堆放到场地中央,然后坐下来休息,畅谈着自己这一天的亲身感受。
稍事休息,王一夫和领队分别掏出准备好的探灯,挂在周围的树上,照亮些这块营地。领队在中央地带忙着架起柴堆,在柴堆周围铲出一圈半米宽的防火土道后,他用他在山里找到的桦树皮为引子,用打火机点燃的引着了篝火,整块地方亮堂起来。而其他人借着这灯火,也开始掏出自己的家伙事,架起卡式炉,有的煮起了方便面,有的烧起了火锅,各自都要在这山野间,吃出个自己的风味来。漫山的香味弥漫,大家各自品尝着自己的食物,喝着酒,好不畅快。
领队趁机也与大家谈论道:野外的晚餐要以快速、便捷、热量高的食品为宜,其中以火锅、浓汤辛辣口味为最佳。户外运动中由于出汗,身体流失的盐分很多,所以热和咸的食物更利于修复体内缺失的盐,帮助尽快恢复体力。有时我们在登山前,还可以特意舔些盐粒,可以减少出汗引起的盐分丢失速度。
大家边吃边喝边畅谈,直到困乏袭来,大家纷纷回帐篷准备休息。
那边“小鱼儿”按捺不住了,借着篝火,她打开手机里存好的伴奏乐,唱起了民谣《远在北方孤独的鬼》:
你和我都是孤独的鬼
有一样伪善的嘴
他和她都是快乐的人
看不到生命可悲
如果我带你回我北方的家
让你看那冬天的雪花
你是不是也会爱上它
远离阳光冰冷的花
……
暖暖优美动听的民谣似一首催眠曲,伴着兴奋却疲惫的队员入睡,那么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