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稳步提升
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门源自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问,何以对人类社会贡献如此之巨?关键在于,这是一个可以获得叠加进步的学问,后人可以站在前人的成果上继续前进。现在的任何一个科学家的知识和科研水平都比牛顿强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像艺术、神学、哲学这样的学问,因为无法获得可叠加的进步,至今大概没人说自己在学问上比达芬奇、圣方济各或者苏格拉底更厉害。科学,是一个在不断进步后,获得极大跃升的学问。写到这里,真期盼能见到几百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时的人类社会一定又经历了几次非凡获益的科技革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科学,为什么能够鹤立鸡群,有这样的特点呢?这是因为,相比其他学问,科学非常注重过程,结论没有过程重要,任何结果必须是可以验证的,当然,也是可以推翻的。
今天就运用了两次科学思维(更简练的讲可以是检验思维),第一次是找来了月球上重复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实验表明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自由落体同时落地(这是因为引力和加速度相抵之后的重力加速度是相同的)。这其实就是验证了伽利略的结论。第二次是卓老板在音频里提到的一个效应,名字我记不清了,含义是竞争越激烈的群体中,人们的幸福感越低(我这里将心理压力大约等于幸福感低)。来源于对美国宪兵和空军的人员满意度调查。我试着对日本情况进行查证来检验这个效应,日本经济停滞已经30年,按这个理论讲,人们的幸福感应该比30年前有所上升,我就笼统地用自杀率来代表国民幸福度,我查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国民自杀率这十几年来似乎并没有下降,这倒是有可能撼动这个效应:竞争变弱,幸福感并没有增强。不过,久闻日本风行一个说法,叫“享受衰退”,经济停滞了,大家也不用加班了,于是都可以有闲暇生活了。从这个说法中,可以窥见日本青壮年工作人口的幸福度有所提升。至于自杀率为什么没有下降,我想可能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一些文化的原因吧。中国的数据我没有查找,不过我觉得自杀率相比三四十年前肯定是上升了,尽管物质条件越来越富裕,焦虑情绪却弥漫在中国人中,有句话用在这里挺恰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处在优秀的人群之中,你更有可能感到非常焦虑。希腊政府已经破产,青壮年失业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但是自杀率却排到八十几名,就是这个道理:当你环顾四周,大家都差不多,你也并不算差,你内心就平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