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有效沟通”的能力
快到中午了,觉得疲惫不堪,早上一个电话打到现在,结果花了半天精力想处理好的事情还是一团糟,沟通的无效性真是让人累觉不爱啊。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经验教训,更相信有很多人还根本没有觉察到沟通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多么的重要,甚至还有很多人觉得学会说话学会写字自然就会沟通了,作为一个正常人,在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的国家生活,那还有必要专门去研究“沟通”这种吃饱了没事干的玩意儿。
但实际上,就算用同一种语言,“鸡同鸭讲”的状况也层出不穷,说到底,太多的人不明白“沟通”的实质组成中,什么因素在决定我们交流的效果。
倾听的十大技巧,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随意插话”二,关于“阅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何进行“阅读”,怎样拓展“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巧,提升“阅读”的质和量,很多人都会感到不知道从何下手。
微博豆瓣各种媒介平台或者平时在社交场合介绍自己的时候,很多人都很习惯给自己加上“喜爱阅读”这一条,好象“阅读”这个标签的平台是很低的,随便怎样都可以安上去。
有个朋友L君是从事体育竞技类的工作,和人聊天最爱标榜自己的阅读量,号称“体育界的文青”。直到有一天去了她家,看见书房里几架子全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玛丽苏小说,知道真相的我们以后每次见她都暗笑不已,她怡然自得不得不佩服这是一种境界。
L君自称读书已经破万卷,这个我们毫无怀疑,只是这样的阅读量对人来说,有多大的收获价值呢?真正能让人“醍醐灌顶”的书籍读起来都是让人感到略微有点吃力的,通常来讲,我们在阅读上有个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电脑手绘的图真难看,这也需要学习……呃大家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一般都是停留在舒适区,这个区域的东西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不过惯性思维的事物会让你有多大的提升呢,当你感到毫不吃力的时候,你的能力是没有得到什么提高的。
但是突然要让人们看很深奥的书籍,就象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猛地推到深水区一样,当人们突然处于惊慌不安甚至无所适从的状态,也是不可能有什么长进,最大的麻烦还有可能从此人们就放弃再从舒适区走出来
所以人们不要想到一口气就从阅读小白到大神级别,首先从舒适区跳出来,而在学习区要想游刃有余,需要能力的锻炼,再慢慢将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向外在区域扩展。
在《沟通圣经》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专门讲到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问题,看轻松通俗的读物一般不涉及这些方面,而对于进入“学习区”的严肃读物和工具性知识性强的读物,简直太有用了。
“许多人阅读缺乏效率,是因为眼睛移动的方式不理想”。如果你平时阅读速度慢,很可能是因为你眼睛的移动方式不对,“你的眼睛是不是一路从页面的左边看到右边,中间一点都不停顿?”(《沟通圣经》206页)
大熊先生虽然是中文科班出身,经常感叹自己阅读量不够,速度太慢,看书总是一字一句,看完了想这段话的大概意思还要想半天,然后又重新回头再看,恩,看来可以用《沟通圣经》的方法让他训练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量不够不是因为时间问题,而是阅读效率的问题。
边看边读出声也容易影响阅读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你看到读书期间我们遇到的学霸级的人物是很少拿着个书本在那里摇头晃脑地“念书”。
好的阅读方式应该是“眼脑合一”,“快速阅读的关键就在于使眼睛更快速、更顺畅地在页面上移动,使大脑习惯去搜寻阅读内容的意义,而不是只专注在个别的单词上。”(《沟通圣经》212页)
以上的方法得训练一段时间,其实并没有必要刻意去做,只要你长期经常性地坚持阅读,在阅读的时候有意识不要让自己停留在某个字和词语的意思上,不管是学外语还是自己的母语学习,单个的词语掌握量并不是绝对的取胜秘诀,阅读的训练效果首要取决于对整篇文章所要表达意思和上下段落的连贯意义的理解到位。
当年考研的时候,我的英语单词词汇量其实掌握不足,全凭在阅读上有意识的大量训练和以往在中文阅读的积累经验感觉,英语这科还是考到了76分,对于不是本科学英语出身的人来说,还算so so 吧,不好意思,得瑟了一下。
但这种阅读习惯只能算是初步训练,真正要达到大神级别的阅读效率,就不仅仅是增加阅读量和一般的阅读习惯培养那么简单了。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思维导图这是我读了此书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以前所读的研究生专业有门课是中文系一个很厉害的教授导师跨专业来给我们上课,这个老师当年被提名竞选“长江学者”,真的是有两把刷子,感觉他就是一台行走的书籍记录仪啊,不管多么偏门的书,多么深奥的知识点,他都可以说出来源原文,甚至哪章哪页,听过他课的学生无一不佩服地五体投地,尤其象我这种阅读量还勉强,记忆不佳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听他的课时,简直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所以,“更有效率地阅读”,需要正确的阅读步骤和阅读方式,这就是尼基.斯坦顿在〈沟通圣经〉中所讲述的“SQ3R阅读法”。
SQ3R阅读法在浏览和略读的时候,通过对文章标题、目录和段落题目的通体浏览之后,在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大致了解”之后,“必须就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细读,在文中具体找到支持的细节,对整体内容有个逻辑性的结构理解。
如果阅读的内容很复杂,“在第二次阅读时,可以把每段的主旨和重要的细节画下划线”,然后回忆刚刚读过有哪些“作者的论点或每段主旨大意”。
如果想不起来,说明刚刚读过的书只是从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你只是用“眼睛”看而没用“大脑”来理解,这种阅读是没有效率的,必须要求自己读过之后有回忆或者感悟。
中国有句古话:“死读书不如无书。”
所谓的“技巧”都是死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都是独特的,只不过在你读过《沟通圣经》之后,可以在借鉴之余建构自己的阅读方式,这才是读一本书的意义。
《沟通圣经》总共有385页,十八章,如果有对此书其他部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试着用上面的阅读方法学习其他几章的内容,相信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大家感兴趣并需要的,如第10章的“演讲”,第11章的“视觉辅助工具”,外企的朋友还可以关注第14章“撰写英文商务书信”。
此书已在英国畅销三十余年,修订了五次,记载了听、说、读、写全方位的沟通技巧,你总会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只要你愿意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