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自己一把

要将结构思考力用到生活中--23--W19

2017-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西想事成

从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写作文,觉得自己文采不好,写的 流水账 文章分数都不高,于是我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写文的料。

无奈我又是个话唠,只要有我的地方,几乎不会冷场,跟我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也许有很多都是没啥具体内容的天马行空的),而我却乐此不疲。

我以为~这就是我,思维它旋转~跳跃~我不停歇,常常为了一个主题讨论着讨论着就被我给带偏了,或是常常想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结果前奏叙述过程中被他人越带越偏,直到分离后我才发现刚刚想要说的话竟然忘了啊~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工作效率极不高,还常常怀疑自己记忆力衰退,产后变笨(一孕傻三年表示这个锅我不背),直到我看了《结构思考力》我才发现,原来是我表达和思考的方式出了问题。

结构思考力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

想表法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应该先把观点抛出来,后面的内容是用来啊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认证,而非先说一个故事,再来总结故事里面的重点。

因为先听到结论,人们会很自然地将后续的依据和前面的结论做一个连接,并更容易认可你的结论。相反地,如果一开始就表达了很多的细节,对方会运用自己的思考尝试着总结出他的结论和观点,这个时候如果他总结的观点与你未来要表达的结论不一致,那么你想要说服他的难度就要大很多了。

如果我们先说结论,对方在论述过程中很容易找到跟结论相关的内容,从而更好的认可我们的观点。

相反的,如果我们先说细节,对方在倾听的过程中会不断的猜测和判断你想表达的内容,也很可能会有跟你想表达的观点完全不同的想法,这样的结果不仅差强人意,还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这个冲突。

以后我要带着这份觉察运用到生活中,希望我的作文水平也能够突飞猛进,表达沟通能力也得到质的飞跃。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