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事~感悟人生旅途爱情故事

这样过七夕,你能不爱?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5575人  虬田
做七夕场景

在福建沙县,几乎人人“早熟”——在7岁时就要过上一场盛大的“七夕节”。

“七夕节”在民间又称“乞巧节”或“七吉”。相传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每到这天晚上,大凡如此:饮食男女好奇地聚在瓜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的窃窃私语,并陈设瓜果茶酒,向织女星祈祷,妇女求其赐给女红技巧,男的求其赐给智慧。

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沙县,七夕节的内容特别丰富,并不拘泥于上述普遍流传的模式,学龄儿童更是这个节日的主角,而且他们共同爱着一个“情人”——读书。

每年的七夕,沙县家家户户都会为上学前的孩子举办一次启蒙学习仪式(也叫蒙学仪式),通过此希望孩子从今往后会读书、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这个仪式沙县民间叫作“做七夕”。

做七夕在沙县流传已久, 这种蒙学仪式我在周边县没见过,似乎是沙县这个地方独有的。

由于时间特定,扎堆地做七夕,便给初秋增添许多热闹。我做七夕时候,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暑假,因为那时乡村的孩子没有读过幼儿园,不认识字,只能上了一年级后再做七夕,如今回归到入学前做七夕,是幼儿园后都识了不少字。由于老家是大联排,住着5户人家,共用一个大客厅,邻居的一个女生与我同龄,于是我俩一起做。

七月初七的一大早,父亲和母亲便把餐桌抬到客厅,在桌子上摆上香烛、西瓜、石榴、爆米花等供品及书包、课本、算盘等学习用品,焚香点烛后,仪式开始。操作过程很简单,我拿起语文课本大声朗读即可。读得声音越大,在边上舅舅和其他亲戚的喝彩声就越高。

在沙县当外公外婆的最不易。坐月子要娘家服伺,所吃的鸡和红酒要娘家供,外孙满月、周岁及往后每个生日都要送礼物。做七夕所有的礼物自然是外公外婆包办了。

即使是现在,到了做七夕这一天,做外婆外公的仍要用担子挑着糖塔、纸质旗杆斗、西瓜、石榴、爆米花和书包、课本、描红簿、算盘等学习用品,以及扇子、水壶、雨伞、新衣服等用品,送给外孙。

物品也不是一成不变,视经济能力繁简,但糖塔和旗杆斗这两样东西不可少,是做七夕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据说,旗杆斗的寓意吉祥深远,既有“步步高升”独占鳌头之意,又有走运避邪、佑护家人的愿景,更象征三元及第,即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这表明,旗杆斗是从国学和科举考试制度传承与演变而来的。

糖塔是用冰糖做成的,其形千姿百态,其色晶莹剔透,既好吃又好看。仪式结束后,把糖塔敲碎,和爆米花掺在一起,往各家各户送去分享,并告一声:“我家孩子上学了。”人家回一句:“这么快,都上学啦。”

别看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其实是一种责任的履行宣言:看,我家的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了。通过此,各家孩子上学不上学的状况在族人心里清清楚楚。因此,即使在上个世纪的乡村,文盲也很少,跟做七夕这样的重教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做完七夕后的孩子,还有新的过节法。每当七夕前一天,父母亲总是对孩子们说:“明天七夕,仙女下凡教读书,谁早教谁,谁早谁得巧。”所以七夕这一天,孩子们总早早起来读书。

也因此,沙县人才辈出。宋代的理学大师罗从彦,声名远扬,朱熹的父亲和老师李桐都曾拜其为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将军,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但也读过书,识得字,文化知识在革命事业中发挥了重大贡献;财政学泰斗邓子基,在厦门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财政学人才.....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七夕节也被商家开发为“中国的情人节”,大肆炒作,成为青年男女的狂欢节。但淳朴的沙县人民始终坚守着优良的传统,做七夕的习俗并没被冲垮或中断。

在全国各地开“沙县小吃”挣钱的家长们,轮到孩子做七夕时,不论在多远,都会赶回家里操办。我的孩子到学龄时,我们一家人从福州赶回老家,和他堂哥一起做了个七夕。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使做七夕这个传统习俗永葆活力与魅力。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的挖掘与发扬。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深入沙县,拍了纪录片《中国微名片——餐桌上的节日》,沙县做七夕的仪式传向了全国,逼格也从民间习俗上升为传统文化,有关部门也将做七夕和制作旗杆斗工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七夕不仅仅是个庄严隆重的蒙学仪式,它更在每个幼小的心灵深处深深地埋下了读书好、读书强的思想种子。学童都强了,国能不强?

旗杆斗 供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