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托儿”记

2019-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清燕
遇“托儿”记

早晨遛弯儿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向清静的养老院大门的旁边停着一辆面包车。车旁边摆了一对太师椅,一只高几,高几上摆了一个葫芦造型的木制摆件。

这堆东西看起来虽然有点旧,但摆在人来人往的街边,却是非常显眼。

我因为最近正在看《中国古典家具》的视频课,所以对中式家具很是敏感,不由放慢脚步,多看了一眼。

旁边立马有人搭讪道:“大妹子,您看这几件东西,有入眼的不?我这是准备去住养老院的,把家里的东西都处理完了,就留了这么几件心爱的物件,可东西拉来了,养老院却说什么也不让摆,只好就地便宜处理了。”

说话的是个七十来岁的老头,声音宏亮,面色红润,跟养老院里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的老人们的形象大相径庭。

我停下脚步,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五十多岁、脖子上系着丝巾的大妈凑上来说:“哟!您这东西不错!打算多少钱卖呀?”

“唉!真是舍不得卖,可拉回去也没处摆了!养老院让我交两万块钱押金,这几件东西您看着给,多少卖点钱,用来凑养老院的押金。”

“您这对椅子不错,红酸枝的吧?这摆件也不错!1、2、3……9,大小九个葫芦,这寓意也好!这是福禄双全,长长久久呀!”

“您给个价!我大哥这几件东西当初买时可没少花钱,今天您是赶上这么个茬儿了,给钱就卖,这么远,我们也不能再拉回去。”

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嘴里叼着香烟的男人凑过来搭腔。

“我给你一万八,但是我在HX区住,您得给我送家去,进门就给钱!”

“那可不行,我这车不是货车,进市里怕查,为了躲交警,今儿都是一早来的。”眼镜男接着说。

“那没办法了!太可惜了!我亲家年前买了一套类似的椅子,花了五万多。”丝巾大妈说完,翩然而去。

“您这摆件单卖吗?多少钱呀?”我也随口问了一句。

“五千!”眼镜男接腔道。

“大妹子,您给个价!差不多给点钱,我就卖!”七旬老汉跟着说。

“我就随便问问,出来遛弯儿的,没打算买东西。”说完,我抬腿就准备走。

这时,一个站在我旁边的戴眼镜的大妈很随意地说道:“我是市美院的,他这物件工艺看着还行,有点讲究,我觉得给他两千块钱就差不多,我今天来这附近办事,就带两千块钱,刚才花了一千八,要不,我就要了!”说完凑上前去,用手摸了摸这摆件,又围着这堆物件转了几圈。

“可以用微信、支持宝呀!”我向她建议道。

“我不用那个,不会用!”眼镜大妈说。

我心里纳闷,“这美院的人,不应该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吗?咋连微信、支付宝也不会用呢?”

这时,一个穿黑色制服的城管走过来说,这儿不让摆摊,抓紧走。

眼镜男没怎么理那个有着明确购买意向的眼镜大妈,却一边往车上搬东西,一个劲儿冲我说:“大姐!您这也看着了!这地儿不让呆了,我们卖一件少一件,您也就是赶巧了,遇上这么个茬儿了,您给个价!”

“一千五怎么样?”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您拿走!拎不动的话,我给您送家去!”眼镜男说完,立马把葫芦摆件从高几上拎下来,放在我脚边。

我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被套路了!”

我赶紧说:“我出来遛弯儿的,身上没带钱,先给老公打电话请示一下!”然后装模作样躲在旁边和朋友打了个电话闲聊了几句,回来跟他说,“我们家那口子说了,这摆件不错,但跟我们家装修风格不符,不好意思呀!先不买了!”

说完,我心有余悸地落荒而逃。唉!城市套路深呀!差点掉坑里。

这是第一次亲身遇到“托儿”,记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