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考
从去年开始,养成一个习惯,看到受启发的文字,立马粘贴到手机记事本里,并标记好日期,遇到写文章的时候就打开文档翻翻,作为灵感的稳定来源,挺好用的。
时间久了,楼越盖越高,导致每次往下滑动的时间越来越长。
同时,操作方式过于原始,复制文字->打开记事本->定位到最后一行->粘贴。
全部集中在一个大文本里,没有分类、没有标签,总之,不像是技术出身的人干的事情......
于是,开始尝试优化流程,由于是一个大众需求,很多APP都能满足,试用了几个口碑不错的,最终选择了「收趣」。
它不但支持微信、微博、网页等环境中实现内容收藏,并且只要2--3个步骤即可搞定,流程简单了很多。
被收藏的内容自动按日期形成一个独立条目,整齐有序。
可用了几次后,果断卸载了。
因为,真--不--习--惯。
前面也说了,我的使用场景是寻找写作灵感,看似粗暴无规则的内容,通过手指快速滑动,浏览效率很高,视觉传递连续性强,容易形成信息快照。
而在内容分门别类后,虽然提供的筛选方式更丰富,但失去了全局的“上帝视角”后,反倒用的不过瘾了。
结构化思考
同一个自然人,在不同场景和需求下,可能是呈现出多个用户画像。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
几个月没吃泡面的你,可能觉得一口气能吃两碗。真吃了两碗后,立马觉得一辈子不想再吃这玩意了。
从爱好者到厌恶者,你扮演着两种用户。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产品应该覆盖到多少种用户?对于每种用户的场景设计应该如何区分?如何确保不漏掉关键用户?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思考工具:MECE法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藉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个关键点: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这个工具可以让思考更结构化。
拿开篇说的需求为例,试着使用MECE去勾画出清晰的用户画像。
每个分支就是一个具体的用户画像,需要优先搞定哪几类用户,一目了然。
在产品预研阶段,我们提倡关于需求的想法越多越好,不要刻意去抑制,MECE工具,可以将你考虑到每种情况,并最终落地形成一颗颗茂密的大树,而不至于完全变成头脑风暴,无法掌控。
等到正式的需求阶段,才能在一个比较全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裁剪,形成最终的产品需求。
目标分解
除了用户画像以外,MECE还可以用来进行目标分解,原理一样,把一件事情按照某一维度尽可能去分解,直到在现有掌握的信息下无法分解为止,然后再去筛选路径,制定策略,完成目标。
想起以前团队做用户增长的时候,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分解。
拿「增加外部引流」这个大目标来看,进行多级拆分后,如图:
原本的目标变成一个个可执行和可测量的操作路径,团队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跑偏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可达性看上去靠谱很多。
小结
有句话叫“凡事三思而后行”,讲的是无论什么事情,想清楚了再去做。
不过,做到“多想”就可以“想清楚”吗?无效的思考,想它100次,也白搭。
善于利用思考工具的好处就在于为真正的“想清楚”,提供一个具象的判断标准,不仅是让自己心里有底,还可以让别人看到后心里也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