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35.】 神秘的普罗提诺:理念超越日常,人

2021-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六安姐

35. 神秘的普罗提诺:理念超越日常,人生不值得关心

斯多葛主义是所有的虚无主义流派里面最不虚无的一种。

那么斯多葛主义虚无的地方体现在于他是淡化了对于阶级贫富差距,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民族冲突的各种说法,他只关心修身养性。

这会使得我们的社会产生问题的很多病症就会逃过我们的审视,一定的条件下甚至会起到与黑暗力量同谋的作用。不过它毕竟是一种虚无主义色彩比较淡的虚无主义,因为在关于如何在个体的层面上进行修身养性,斯多葛主义是开发出了一套系统的说辞的,而且他们的这些相关理论是具有跨文化的有效性的,特别是塞涅卡的制怒百宝箱

2、更加虚无的虚无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思想的普罗提诺哲学——不重视人生的哲学:理念超越现实世界

那么他再往前滑一步时,十有八九会滑到另外一种虚无主义立场——我今天所要说的作为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思想的普罗提诺哲学。

旧的柏拉图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思想的普罗提诺哲学的区别:

01、旧的柏拉图主义本身是反虚无主义的,柏拉图主义的核心思想的是理念论,其核心的哲学比喻乃是洞穴的比喻。按照这个比喻,我们的感知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理念当中的那些理想的投影。

所以我们要根据理念世界所提供的种种规范来促进我们的生活的美好化,或者说来要求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处处按照真善美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与他人。

那么请注意在这套哲学说词里面,柏拉图本人他并不对俗成的世界有任何的仇恨情绪,因为在他看来,俗成的世界其中的万事万物,本来就是通过分有理念而形成的,因此里面多少还是有一些理念的影子的,只不过它不如理念自身那么完美罢了。

柏拉图本人是非常喜欢观察生活、观察人性的。若再朝这个方向往前走几步,柏拉图哲学就很容易变成亚里士多德哲学了。那么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想法是什么?就是强调理想就在生活中,生活是理想的唯一住所。

02、新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普罗提诺主义,是向着相反的方向来发展柏拉图主义的,他们不是强调日常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对应关系,而是强调理念世界是如何超越日常世界的,甚至把理念进入现实世界看成是一种堕落。

2、普罗提诺主义:只专注于“太一”的乌龟式人生

如果有这样的一种哲学学说是如此的讨厌现实世界,到底会导致什么呢?这就会导致相关的哲学家没有办法开发出一套系统的学说,去引导我们在俗常生活中如何生活,也就是说这会导致其相关的人生哲学内容的匮乏。

有人说了,不重视人生的哲学还叫人生哲学吗?有意思的是我认为这依然叫人生哲学。我来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一个人他不管信仰什么哲学体系,甚至是一种对于人生不是很感兴趣的哲学体系,只要他还活着,他的想法就会改变他的生活。甚至一种对世俗不感兴趣的哲学体系,也会变成一种另类意义上的人生哲学。

举例:

犬儒主义对于物质利益不关心,但最后这也导致了一种针对物质利益的生活态度,那就是苦行主义。苦行主义就是比较苛刻地对待自己的物质身体。

犬儒主义的想法就是要抓住自然感受,放弃社会规范。而普罗提诺主义的一个想法是什么呢?他们要抓住太一,然后忽略社会规范。这是个哲学术语,就是比一还要更厉害的一,更牛掰的一,叫太一。

大家就说了,哲学上的区别,它到底会体现到生活上的哪些细节呢?一个人老念叨太一,一个人老念叨我要尊重自然,这两个人在生活细节上是有差别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神神叨叨的人与济公之间的差别。

这里所说的济公就指的是犬儒主义。衣裳褴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他们也很自由,想睡就睡,想骂就骂,但求一个爽字,就是对积累财富不感兴趣,不为抽象财富所累,就这种人,就像济公一样。

神神叨叨的人就是普罗提诺主义者,表面上看来有可能也是衣裳褴褛,穿得也不整齐,但他们是念叨了一些事情的,念叨啥?太一。做梦想太一,起床想太一,吃饭想太一,但是对自己的自然感受却毫无兴趣。我觉得这两类人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那么我再打一个动物的比方。我认为犬儒主义的人生乃是流浪狗的人生,那么普罗提诺的人生是乌龟式的人生,他们把他们的脑袋缩到乌龟壳子里,不看花花世界,他只看一本书,这本书叫《太一宝典》,这当然是我自己的一个发明,从《葵花宝典》变过来的。

3、太一:柏拉图理念的升级版

太一是什么?

太一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的升级版本,柏拉图的理念我们知道有不同的等级,有狗的理念、马的理念、方的理念、圆的理念、冷的理念、热的理念、高的理念、矮的理念、快的理念、慢的理念……

也有比较高级的理念,比如说美的理念、善的理念、正义的理念,那么善在这里面就占据了一个最高的位置了。但是所有这些理念之间是怎么样互相衍生的呢?他们到底是同样一个理念的不同面相还是彼此独立呢?

现在普罗提诺就沿着这个思路往下做了,他就说我们要把柏拉图的所有理念全部打包,打包成一个东西,就是太一。

太一是什么?就洞穴比喻里的超级大太阳,一的原则要贯穿始终,咱们要从一而终,我们的哲学就是从一而终。

当然了太一也会进入物理世界,但是要注意了,这种进入不是通过封有,而是通过太一下凡,通过某种恩赐,通过某种自我牺牲。所以我们的灵魂也要认识到世界本身的某种虚妄性,不要为花花世界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因为真正的世界的本相是太一,而不是这个花花世界。

4、静态防御:不理睬命运之神抛来的每一个球

这里的哲学思想显然体现出了普罗提诺对于哲学上的大一统的迷恋。为什么他对太一,对一的原则那么迷恋呢?我认为有些心理上的原因。

人类在乱世中对于复杂的世界是有某种恐惧的。普罗提诺是生活在乱世中,罗马帝国已经有点风雨飘摇了,他自己也当过兵,也差点死掉,所以他生活的世界非常的混乱。

所以在这种混乱的世界中,我们要追求某种心灵的宁静,就要把希望寄托在别的事情上。

那么斯多葛主义他也追求宁静致远,但是斯多葛主义并没有一个世俗世界与太一之间的二分法。他们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大团火,因此他们没有造一个稳固的心理防火墙来遮蔽那些让人烦心的事情,他们是通过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灵平衡术来进行心灵治疗的。

我就打个比方,它就类似于要让你的心灵就像一个非常厉害的乒乓球手,像福原爱一样,能够不断地接住命运之神抛给你的每一个乒乓球,你如果每个乒乓球都接的好好的,你就完成了这种动态平衡。

普罗提诺主义就提供了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他们不是要努力接触命运之神抛给你的任何一个球,同时维持身体的平衡、心理的平衡。而是不理睬任何一个球,老子就不和你打乒乓了,我不理你。

他对所有飞过来的球大喊:“球,你是堕落的地球的一部分,我在思考永恒的太一,太一就是一切。”

所以普罗提诺主义所搞的这种心灵防御术是一种静态防御,而不是像斯多葛主义那样是一种动态防御。

那么这个思想可能是普罗提诺主义与佛教思想的某种共通之处的体现。佛教当然也不承认世界存在的根据是某种类似于像太一这样的超级理念,因为这也是种执着,佛教要去掉对于一切事物的执着。

但是至少就去除对于世俗世界的执着而言,普罗提诺主义是相当佛系的。也就是说对一般的佛教信仰者来说,他们是把自己的生命的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遥远的世界上,比如通过某个轮回才能够达到美丽的新世界。

当然了在各种宗教思想里面最接近普罗提诺主义的显然是基督教。在基督教的教义与希腊哲学合流的过程中,新柏拉图主义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上帝就是太一的人格化,上帝牺牲自己来到世界,就等于派出耶稣牺牲自己来拯救我们一样,我们凡人终究会死的。但按照基督教的观点,我们真正向往的并不是俗世,而是天堂,这个讲法非常的哈利路亚。

5、流溢说:从太一转向现实世界的过程

好,有人说了这种以基督教相互结合的普罗提诺主是不是一定会倒向虚无主义呢?这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可能会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取决于相关教育的开发者是否能够开发出一套系统的学说,让对于彼岸世界的向往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人生规划相互接驳。

那么基督教就具有这种两面性,也就是出世的一面与入世的一面。如果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上面所说的那种接驳的机制也就出现了。

举个例子,清教徒在最早进入北美的时候,就是一种入世版本的基督教,在神的激励下开拓疆土。那么早期的北美的拓荒者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我们在现在热播的电视剧《黄石》里面多少还能看出那点影子。

但另外一个版本则是出世的,比如在美国的黑奴制时代,那些黑奴就被灌输了基督教的观点。其核心思想就是指大家做奴隶很苦我都知道,但没啥,大家忍忍,以后死了都进天堂了,岂不美哉?

那么普罗提诺主义是否开发出了一种从太一转向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接驳的技术了呢?我认为他开发出了,但开发的这方面的技术不是很强大。他的确也提到了太一向万事万物之间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流溢说,非常类似于太阳溢出太阳光的过程。

那么太一溢出的自己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所谓的理智,这不是我们的人类个体的理智,而是太一的理智。太一所说的理智也就是柏拉图的那堆理念,比如说善、美等等。

问题是柏拉图的理念是多,太一是一,你从一个里面怎么就变出了多呢?我来讲一讲普罗提诺的思路,这个思路大家接受不接受,是要看大家的见仁见智了。

他的思路大致是这样,一本身也意味着一种同一性的关系。比如说1+1=2,但问题是只要你说出1+1=2,事情就很麻烦了。等号左边的1+1和右边的2,它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3+4=7,等号左边是3+4,右边是7,它是不同的东西,对不对?

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很多和数学没关的等同符号,它的左边和右边也是不同的东西。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DC,这个就是左边的东西和右边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就是定义项和被定义项他们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但是恰恰是因为这种不对称,同一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这就意味着什么?你要有太一就要有同一性关系,你要让同一性关系要有意义,你就要牵涉到等号左右边的信息的不对称,这就牵涉到了多。而这个多的资源的背后是用什么东西把它撑起来的,这就是理念。

正因为理念本身是多,所以天下的万事万物就是多,这就是普罗提诺主义从一变成多的这样一个辨析法的过程。

那么太一向万物的转变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理智这个环节变出了很多理念。

贬低灵魂的物质欲望,专注于对太一的凝视

第二个环节就是灵魂。 这里所说的灵魂并不完全是柏拉图哲学意义上的灵魂,普罗提诺把灵魂看成是什么呢?是某种更加抽象的渴望,就是灵魂拥有者对于他自己所暂时不具备的某个外物的渴望。

这种渴望的最高等级就是对于理念的次序的渴望,这是灵魂的最高阶段。我渴望理念的秩序,我渴望把里面的知识关系搞清楚,但也有低级的状态,渴望美食、渴望包包、渴望豪车等等,这都和物质有关。但是这两者之间殊途同归,都是对于我暂时不具备的某个东西的渴望。

请注意与亚里士多德对于物质的宽容态度不同,普罗提诺对于物质是不宽容,他总是觉得什么东西进入物质了以后,就是一种堕落。

他的理由是什么?物质阻止我们思考纯粹的太一。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太一所流溢出来的那种理念,都是完美的,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马的理念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可能是黄马,可能是白马,可能是花马,但是物质化了它就固定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了,因为物质化本身就阻止了从别的角度去完善理念的可能性。

这就好比说很多文学名著被改成电影以后,就是因为它的物质性因素的加强,而使得大家的想象力的空间就受到了局限,有些原著粉就会攻击电影的制片商,觉得他毁了一部原著。

那么这种重视太一,重视理念,而忽视物质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就是要贬低我们的灵魂的物质欲望,把我们人生的核心目标定义为对于太一的凝视。

太一牌鸡汤:满足对于永恒的渴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