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比特币和区块链系列一】:如何正视新概念的诞生?
【读懂比特币和区块链系列一】:如何正视新概念的诞生?
总有人这样问,“你能不能用简单几句话介绍一下什么是比特币/区块链”。可以很简单,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轻易理解并接受其中的含义,尤其是如果之前一点都没接触过这方面知识的话。根据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所著的白皮书“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关于比特币的描述,比特币就是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整本白皮书中,普通读者能够抓住并容易理解的核心关键词是点对点,或者说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容易理解但却是有些违反直觉。传统金融体系中信用机制的构建离不开第三方机构,生活中超级第三方机构比比皆是,例如银行、支付宝、微信等,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模式,接受了我们应当为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付费的观念;而比特币则是要改变这一模式,中本聪白皮书中第一句话就提到“一个纯粹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能够不通过金融机构而实现某交易方向另一交易方直接发起的在线支付”,其实比特币系统不仅仅是交易不依赖第三方金融机构,整个系统的运作都不需要第三方机构,包括发币过程,真正实现了“网民自治”。
2008年10月,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次年的1月3日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挖出”了第一块比特币区块,获取50个比特币。发展至今已经有接近10年的历史,中间也曾出现过一些波折,但都被一一化解。如今比特币系统已愈发稳健,围绕比特币形成的生态圈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比特币的价格从曾经的价格低廉无人问津一度上涨到令人咂舌的接近2万美元(2017年年末)。时不时爆出的币圈新闻,某某人因为比特币或者其他数字货币实现了财富自由,站在了人生的巅峰,会不由得令圈外人士艳羡不已。如果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当有人跟你说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整个系统没有依靠任何像银行这样的可信第三方就可以持续运行,你一定会以为是痴人说梦,而再有人告诉你一个比特币的价格已经接近2万美金,你要么说丫有病吧,或是说比特币是用什么做的,这么值钱。
显然,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没有接触到的群体,这些群体往往会形成一个特有的小世界,而比特币正是这样的一个小世界,过去籍籍无名,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比特币的新关注者,你开始关注相关的新闻,查阅某些专业书,观看某些“20分钟内读懂区块链”的视频,会觉得很闹腾,会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跟别人交流,比如“共识机制”、“POW工作量证明”、“拜占庭问题”、“哈希算法”、“以太坊”等,会说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第一阶段,更厉害的是在第三阶段,那将会是彻底的颠覆性的革命。这都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经历过的,能说出点什么,但就是人云亦云,总觉得不得要领。我努力回忆并总结自己的经验,以下一些体会分享给初次进入比特币世界并愿意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朋友。
1. 先尝试着接受
过去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比特币世界与现有的世界的关系就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已然比较规范,一切秩序井然,而农村则不是,很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比特币世界时不时爆出的新闻就像是农村动不动就会升起的烟火,城里人看着热闹,但或多或少会觉着离自己很遥远:放烟火是不安全的,他们怎么能这么干,这些事情应当由专业人士来做。而比特币世界的人会说,丫你懂啥,放烟火的乐趣你不懂。所以当进入到比特币世界的时候,就像比特币系统的节点是随进随出的一样,你极有可能只是看客,就很难比较深入理解背后的原理,那么在不是太了解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说,“这不过是什么什么”,“这肯定是不行的”等等。大可先入乡随俗,体验一把,你有可能会爱上这里,并让你无法自拔。未来我们并不没有准确的答案,或许在未来,现在的农村将会建成更发达的城市,现在的城市则可能会变成未来的农村。
2. 理解机理机制
比特币可能是一个离你日常生活比较远的世界,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同处于一个大的世界,都处在地球,所处的信息技术环境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去搭建不同的世界,我们可选择的原材料和技术手段是相同的,只是由于理念的不同,导致取舍不同,最终搭建的世界各有差异。那么从比特币诞生至今的这一时期,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基础信息技术变革,可以确定只是模式的不同。比特币为了取得去中心化的特点,它一定也失去了什么,就是效率。比特币世界强调公平,现实世界强调效率。当未来基础信息技术设施发展使得效率不再是问题,那么去中心化的诉求就会愈发强烈,所引起的变革就会更猛烈。
3. 建立逻辑主线
比特币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工种,有人负责技术开发,有人热衷ICO,有人狂热于区块链的宣传,有人专门写区块链白皮书。所涉及的知识会非常之多,包括计算机编程、密码学原理、博弈论、经济学原理等等。除非是全人,否则我们几乎会在某个或者多个知识上有短板,使我们无法把握。我接触的财会人士比较多,想让他们去理解计算机编程尤其是密码学原理,那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除非真正的财务转型时代来临。大家都会说你跟我讲讲逻辑就好,讲我能懂的语言,少点技术不要更好。确实能够理解,毕竟有时间有精力去投入研究去花心思琢磨的人还是少数,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你一定要知道,当我们假设的过多,忽略的过多,对比特币的描述就会更像是一部科幻小说,很奇妙但也不那么真实。如果你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为了更好地建立并巩固属于自己的比特币/区块链逻辑,或许你就会试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所以我深信在每个人的比特币/区块链之旅,技术所占的比例是动态发展的,在某一阶段技术就会变得不可或缺。比起讨论技术的投入占比该是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先建立自己的比特币/区块链逻辑主线,在这条主线上一定布满了很多盲点,再择机逐一消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