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的痛点集图大狮学习方法研讨社

讲真!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2017-01-03  本文已影响108人  明白1

你是否曾经想要学好英语,背了几天单词,念了几篇文章,但是不久就放弃了?

你是否曾经自学编程,短短几天就从入门到放弃?

你是否也想过学习绘画,买了各种画笔、纸板,最终也都堆在了墙角,落满尘埃。

好的,如果你真的想学习一门新技能,并且掌握它,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

本文介绍的方法将打破以往的学习路径,从脑科学方面,让你更加深刻的了解大脑的学习机制,并且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实践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套方法具体是谁发明的我不清楚。我最近在跟随一位台湾老师学习,从她那里我学习到了一些看似违背常理,但是却令人深省的道理。

xdite(鄭伊廷):http://blog.xdite.net/

曾经是非常有名的开发者(拿过Facebook全球Hackathon头等奖,以及担当过多国RubyConf讲者),现在职业是全栈工程师教练。

最初我是因为崇拜xdite程序员的身份而报名学习,但是之后我发现老师不仅仅擅长程序,而且更擅长,她总结的学习方法论,你拿去用,不要说学编程,学任何技能都可以胜过传统教学的数倍。

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以往的经历,我隐约觉得这些道理似曾相识,细究下来,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偶尔用过这种方法,但是过后却将其抛之脑后,没有刻意总结并加以练习,在加上我们传统教育的一些误导,最终我们都与其背道而驰。

老实说,我教大家的,都是我相信、愿意、实践过的事。我自己实践不了,我不会教你;我觉得无效,我也不会骗你。

写这篇文章我要花费3-4个小时,有这个时间,我按照老师教的可以入门一个新领域呢。而且你也不付钱给我,我也不打算收钱,这样我还要骗你,那我不是傻吗?

xdite老师教给我「教就是学」,我复盘总结一下,教给你们,这也是我自己学习进步的最快方式。

左右脑模式

我们周围肯定有「左撇子」,平时也说大家说用左手的人有艺术天赋,这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的左右大脑分工不同,左脑支配右半身活动,右脑支配左半身活动。

进行一项学习,其实调用的是两种模式

一种叫「左脑」模式,利用逻辑分析学习

一种叫「右脑」模式,利用感知学习。

于是乎,大家说用左手(右脑)的人有艺术天赋不无道理。

新手如何学画画

方法:倒着画自己的自画像。

大家可以花10几分钟亲自试一下这个方法,结果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因为人来左右脑具有不同的运作模式

前者注重逻辑分析与细节,后者注重全局观。

正着画图,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在针对「自己应该熟悉的部分」开启左脑分析模式。但是我们又不具备绘画的功力,导致一直绊倒自己。他发现用这个方法,就可以让没有受过学习训练的人,直接强制关掉左脑的分析模式,专注在全局。

其实学习英语以及编程,也是同样的道理。

正因为「语言」或者是「编程内使用的英语单词」是我们熟悉的语言,在学习时,学习者会不自主地开启分析模式。去试图找到与过往经验匹配的模式,但是若匹配不到或匹配错误,学习者就会自己绊倒自己。

大脑无法用未知解释未知

同样的,编程也是相同的道理。

一开始学习编程,初学者甚至不应该尝试着去搞懂里面的用法,因为人类的大脑无法用未知解释未知,就算看了一整天,你也无法用逻辑分析出所以然。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自学python的时候,因为当时没有人教,自己将书上的代码抄了好几遍,然后对照着输出,自己一个人在满足。

特别是学习python爬虫那块的时候,书上的例子是爬取淘女郎的图片,我抄完代码运行后,惊喜的发现自己硬盘上真的多了好多图片。

要知道以前如果在网上找图片的话,都是一张张点击右键、另存。

我换了个网站,想着找些别的图片,发现程序却不起作用了。

由于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让我有了一些成就感。于是我忍不住开始研究代码,根据书里的一些提示信息改动了部分内容,程序又开始工作了。

后来在探索其他网站的过程中,也将之前一些不懂的内容搞明白了。

试想下,如果一开始就让我理解那些dom节点cookiefilter之类的细节,那学习进度估计会减慢数倍,甚至可能导致我放弃。

用上面的方法,你就可以抢在自己放弃之前,建立起正向循环了。

大脑(记忆)运作原理

大脑并不善于思考

多数的思考,并不是真的思考,而是调用过去记忆所组成的结果

第一次听到这些话,我愣了足足有10多秒。

在我以前的认知里,大脑最擅长的就是思考能力,而且我也一直是在用大脑思考问题并做出决策。

但是细细想来,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自己在大脑中总结的一套评判标准或者解决方案。

这让我想起来某次上英语课,外教问的一个问题,我脱口而出的一个单词,但是说出口后,我发现自己竟然不记得这个单词的拼写,事后翻字典,发现自己的回答是对的。

我以为自己每次回答问题都是经过大脑思考得出答案,但是现在看来这答案似乎不是思考出来的,而是过去记忆所组成的结果

人是利用已知的事务理解新的事物,但「理解」其实是「记忆」

没有重复的练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如果一个人,带球的同时还要思考踢球的角度和速度,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足球选手。像这样的低层次过程必须不假思索,才能给更高层次的过程,比如战术策略提供足够空间。

你不会认为梅西每次射门都要估量一下距离、角度、速度这些因素吧,当然不可能,球场根本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只要平时重复练习1000次,10000次,才能形成这种深入肌肉的记忆。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你只有积累足够多的练习,才能在需要时做出「准确」的行动。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古典老师讲的「执行意图」这个概念。

具体就是

if(某个场景、状态)

······

then

(某个反应)

执行意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在变化的情景中,仅仅设定目标就不好使——因为变化带来的压力让你来不及思考,就被情绪淹没,只能依靠本能动作——而本能基本有时最糟糕的选择。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前演练所有的可能性。

所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临场发挥,高手平时都完成了很多的演练,没怎么临场发挥过

ps:古典老师的这篇文章里,还有几个其他有趣的小例子,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找看一看

题海战术以及填鸭教育,有时是必须的

在过去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因为我们大量的被灌输填鸭教育以及题海,以至于我们痛恨「题海战术」以及「填鸭教育」。所以,往往对于「肌肉的记忆」练习术这件事十分不苟同。

甚至是,因为我们对于「题海战术」过于痛恨,甚至得到了相反的结论:「我们未来教育学生,必须使用理解型教育」这个甚至看似正确,但事实上是谬误的决策。

注意啊。在前面我讲了「理解」实际上是「记忆」的相关连结。

也许你认识的那个通过「理解型教育」取得好成绩的人,私下里不知道做烂了多少套习题,但是又不想这套方法被人知道,超越自己,于是乎语重心长的对你说「不要做题了,要注重理解」,而你竟然也相信了,我TM当年也信了这鬼话。

现在想想,中学时那些学霸们,哪个不是习题册最多,辅导书最多的。考试完后通常都会说「那道大题我见过类似的」,听听,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

教就是学

这点李笑来老师也曾多次讲到,我印象也很深刻。

其实想想,你教别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你自己多加深一次记忆,每多解决一个你没遇到的问题,你记忆中的解决方案就多一个。这样以后你的大脑在「思考」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记忆可以提取,自然胜算就更大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老师什么题目都会。因为他的记忆中做过无数的题,教了无数的题,根本不存在思考的过程,就是纯粹的提取记忆,整合输出。

记得在一个技术群里,河马哥一直很热心的帮助大家解答问题,有次有个新人说「我还以为你是老师呢,原来你也是学员啊」,河马哥回答「我其实很自私,我相信学会不算真的会,教会别人才是真的会,我只是想提高自己而已」。

原来「自私」和「奉献」是可以共存的,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帮助了他人,这无疑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了。

看来大牛的思想都是有共同之处的啊。

想想自己以前,学了一点东西都当做宝一样,藏着掖着,害怕别人学了超过自己。

连「自私」都这么低级,真是蠢到家了。

所以,以后要「自私」一点,学了什么东西,就教给别人,通过教来提高自己。

我前几天在xdite老师朋友圈看到这么一个状态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精神导师,明明我只是个编程导师啊!

其实细想一下,教编程就是教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进而又可以领悟到一些人生道理。

生活与学习是不分家的,善于发现,每个人都是你的精神导师。

xdite老师的学习方法论还有很多,比如如何采用「提取练习」的方式做笔记会更加高效,如果5天内纠正自己的英语口音,太多了。

老师也经常在Facebook上直播一些方法,也可以再上面看回放,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等以后其他方法我在实践过后,总结一些心得在教给大家吧。

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不要忘记,教就是学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