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体验”之所见

2020-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隽永和美

      医院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购置了沙盘和情绪宣泄器材,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准备先面向院内职工进行免费体验。有同事主动来到门诊,哭诉种种不如意,但体验效果却无法保证。

      体验不是心理咨询,没有时间限制,也不符合心理咨询关系设置。我与同事只是同一个单位熟悉的朋友关系,不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关系。双重关系是心理咨询的禁忌,熟悉的人之间无法建立心理咨询关系,在熟识的人面前,我们会本能地防御,不希望自己弱的一面呈现,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信息经过加工再呈现,无法有效辩识,也不会有心理咨询的深度,这个交流过程最多称为咨询,咨询的问题可以局限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我们只能给予经验、理性的分析,就是讲道理。

        免费体验不收费,往往会给人带来廉价的错觉,整个过程伴随的是好奇、观赏、玩乐的心态,呈现出的沙盘画面会流于应付,失去解读价值,但他们往往又带着试探的心希望你能解读出来些什么……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破?首先应该在体验活动前明确说明:体验不是心理咨询,我们的关系也不是心理咨询关系,所以我们最终达到的目标也不是心理层面的目标,所有的局限都应该说清,降低大家对体验活动的期望值,当成一个观察了解的过程。以便他们将体验到的误以为就是心理咨询,从而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下降,做出不利的评判。

        想到心理咨询的正规性、严肃性,这种体验不开展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