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意思是说,不合法度的不要说,不合正道的不要行。咱一介草民如此,在古代贵为一国之君者更应如此。
话说汉代孝景皇帝,敦厚仁义,还是个大孝子。他还有个小弟弟孝梁王,他们是一母同胞,母亲是窦太后。一天,孝景皇帝跟弟弟一起宴饮,面红耳热之际,他对弟弟说:“哥哥百年之后把大位传给你。”窦太后十分宠爱她的小儿子孝梁王,一听此话心里万分的欢喜。可下面的一个大臣叫窦婴的,是个耿直的忠臣,当面就说:“陛下,这样不妥。按照咱大汉的规矩,皇位只有传子传孙,今上为何要传给弟弟,擅自乱了祖宗定的规矩呢?”问得孝景帝无言以对,窦太后也不高兴了。
这事就此罢了,但孝梁王和窦太后心里却有了非分之想。窦太后心里盘算:“上次有大臣在旁,把事给搅和了。找个机会,只有我们娘仨在一起的时候,我再提提这事。”
于是,这天借着孝梁王进京来看望母亲的机会,他们娘仨一起喝酒时,窦太后对孝景帝说:“吾听说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孝景帝不明白母亲说的什么意思,又不愿违背母亲的意愿,就应承了下来。
吃完酒,孝景帝赶紧召见袁盎等一帮精通经术的大臣,问他们窦太后说的是什么意思。众大臣都说是要你到时候把皇位传给孝梁王。孝景帝很疑惑:“怎么是这个意思呢?”大臣们说:“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所以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周道,太子死,立適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孝景帝说:“各位爱卿看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大家都说:“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古时《春秋》之所以说宋宣公不对,因为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弟做了国君后死了,就把王位又交还给了宋宣公的儿子。但宋宣公弟弟的儿子不干了,说他才是应该继承他父亲王位的,即刺杀了宋宣公之子。以故国乱,祸不绝。”
袁盎等大臣要求入见窦太后:“听说太后想立梁王,那么梁王即终,欲立谁?”窦太后说:“我还立景帝之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子,生祸,祸乱後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状报窦太后。窦太后才打开心结,即使孝梁王回到他的封地去了。
孝梁王听说是袁盎这一帮人坏了他的好事,就找杀手来刺杀他们。这天,刺客与袁盎相遇,袁盎说:“我是袁盎,咱们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是不是认错人了?”刺客说:“我杀的就是你。”袁盎被一剑毙命。剑还留在袁盎身上,刺客就跑了。大臣被杀,这还得了,赶紧查。负责办案的一看,杀死袁盎的剑是新治的,一问京城里的工匠,是孝梁王的一个儿子来打过一把这样的剑。把孝梁王的这个儿子抓来一审问,发现孝梁王把十几个大臣都列入了暗杀名单,再深究,孝梁王还有谋反的迹象。这下孝梁王可算完了,此事把窦太后给愁的是茶饭不思,日夜哭泣不止。孝景帝是大孝子啊,一看母亲如此,他也十分的担忧,就问大臣们这事咋办。大臣们说,得找个会办事的去负责这个案子才行。大家都推荐田叔和吕季主两个,说他们通经术,知大礼,一定能不辱使命。
田叔和吕季主去了之后,把之前招供的,凡是对梁孝王不利的供词一把火给烧了,空手回来跟孝景帝报告:“都查明了,孝梁王对此事一概不知。这都是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之属策划并组织实施的。他们这些人也都已经被诛死,孝梁王安然无恙。”景帝大喜,说:“赶紧告诉太后这个好消息。”太后听了,立马起来吃饭了,心气也平复了。所以说,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
你看看,孝景帝的一时快活语,惹出多大一摊子事,诸君谨记“非法莫言,非道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