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2024-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琴臺樂坊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长城第一墩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正所谓“余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舞飘”。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的一座著名关隘,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在嘉峪关留下了各种吟咏和赞美的诗句。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雄关漫漫烽烟起,千里江山图一醉。" 李白《嘉峪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嘉峪关头犹闭关。" 张学良《嘉峪关》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嘉峪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关隘的特殊地位和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嘉峪关的敬仰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