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王
光明王
——佛陀向诸天的挑战
有段时间经常看到朋友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自己想成为的身份,在看了罗杰的这本书以后,我想,或许成为一支叛军的首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萨姆一样,这个被称之为悉达多、佛陀、觉者、缚魔者或者光明王的原祖。
如果用看待凡人的眼光去看待传说中的诸天,或许很多神话故事会看起来更有人情味和真实性一些。
无数年后,乘坐飞船的人类来到一个新世界。他们击败了当地的土著,统治了这个世界。他们被称为“原祖”。掌握着高科技的原祖们能够将自己的意识传输进入另一具躯壳,一次次传输使他们永世长存。于是,他们成了神祗,他们的后代成为匍匐在神坛之下的凡人。技术不再是技术,而是这些天神的“神性”与“法力”,“死神”、“夜之女神”、“梵天”、“湿婆”各具神通;意识传输也不再是传输,而是一次次的转世轮回。以轮回为手段,天神将凡人分成不同等级。向神祗效忠、奉献,凡人便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种姓,直至成为半神甚至天神。而反叛者的下一生变成能操人语的低等动物,甚至无法得到转世,遭到“真正的死亡”。但这一切有一个前提——决不能让凡人得到技术。为了抹掉人间科技的火光,诸天甚至不惜发动大战。但是,原祖中间仍有决心帮助凡人的人。为此,他们被逐出天庭。萨姆就是这些人的领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神祗们借用了婆罗门种姓制度,萨姆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用了人类远古时期的佛教,与婆罗门制度对抗。
而死神永生。
让我最震撼的是死神阎摩。诚如他对阿修罗之王陀罗迦所言,“我是诸天之中最强的。”其他原祖所凭借的“神力”的来源都出自他的科学创造,的确,他的神性与众不同。我倾向于把萨姆比作赫拉克勒斯,而把阎摩比作阿喀琉斯。阎摩是一个悲剧的人物,阿喀琉斯式的悲剧。
阎摩一生唯一爱过的一个女人—迦梨—却深爱着被逐出天庭的萨姆,即使为了利用他非凡的能力而与他结婚,最后也为了成为梵天而背叛了他。阿克琉斯为了被阿伽门农夺走的侍女而拒绝为希腊人出战,而最后又因为挚友的死而发誓踏平特洛伊城;阎摩愿意为了迦梨的命令做任何事,却又因为被自己的妻子抛弃而与昔日的敌人佛陀结盟发誓毁灭天庭。
萨姆,他似乎是某种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实现他伟大的目标,他坚定而执著,而且自身的实力也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让死神为他驭车,罗刹军团任他差遣,以及无数的人类信徒愿意为他牺牲。他在人间布道,阐述着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佛教教义,而目的仅仅只是为了与诸天支持的印度教分庭抗礼。一个都不相信自己所讲的佛陀又怎能被称之为佛陀呢?或许正如萨姆对阎摩所言,被他感化的迦梨的御用行刑人罹得才是真正的佛陀。
“你好,哦,死神。”
“你好,如来。”
“告诉我,你为何而来。”
“我们已经决定,佛陀必须死。”
“可是,这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你要来?”
“难道你不是佛陀吗?”
“人们称呼我佛陀、如来和觉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字。不过,对于你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不,我不是佛陀。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今天,你杀死了佛陀。”
“我必须承认,我不记得自己做过这样的事,也许我的记忆力真的大不如前了。”
“真正的佛陀名叫善逝。在那之前,他的名字是罹得。”
“罹得!你是想告诉我,罹得不仅仅是一个被你说服而放弃自己任务的刽子手吗?”
“很多人都是被说服而放弃自己任务的刽子手。罹得自愿舍弃了任务,成为道的追随者。就我所知,他是惟一一个真正觉悟的人。”
“诸神啊!还好你没有选择一个军事主义的宗教!你最出众的信徒,已经大彻大悟什么的,今天午后差点儿要了我的命!”
“你真的认为他能击败你吗?”
“不,”
“你认为他知道这点吗?”
“也许。”
“在今天会面之前,你们认识吗?你们难道没有在练武时见过面吗?”
“见过,我们认识。”
“那么他了解你的实力,也知道这次遭遇的结局如何。他自愿选择了殉道之路,当时我并不知情。他果真指望击败你吗?我想不是的。”
“那他是为了什么?”
“为了证明一件事。”
“他能以这样的方式证明什么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因为我了解他。我曾无数次聆听他说法,还有他精妙的隐喻,我无法相信这样一件事情背后会没有他的目的。你已经杀死了真正的佛陀,死神。至于我,你很清楚我是谁。”
“就凭这些话,我不会让你死得痛快。”
“为什么?我不过是提了个问题,我敢打赌,很久以来,不少人都有相同的疑惑。当你称我假佛陀时,我并不生气。我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但是,你是谁,死神?”
“显然,哪怕只为了解答各自心中的疑问,我们也应该再花些时间谈谈,我相信自己正服务于这样一个事业,否则我也不会前来。我猜,你对自己所做的事也有相同的感觉。这些年来,你成功地逃脱了惩罚,对此我倒的确抱有些许敬意。”
“不,我并不认为形势已经没有指望了。我早已打定主意要继续演出下去。现在还是来谈谈我们的讲道辞吧——有一个像你这样骄傲而自大的人——并且众所周知,还相当喜欢教训别人——他接到一项任务,去研究一种会毁掉容貌、引发退化的疾病。有一天,他自己也感染上了这种病。由于他还没有找到治愈的方法,于是他常常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在我身上它看起来其实很不错嘛。’你就是这样一个人,阎摩。你不会试着反抗自身的处境,反而为此感到自豪。你的愤怒出卖了你,因此,当我说你的病名就是迦梨时,我知道自己是对的。如果不是那个女人提出要求,你不会让自己为那些一钱不值的人效劳。我认识过去的她,而且我敢肯定她并没有改变。她不会爱人。她要的只是你的法力,死神,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符合她的需要,她就会把你抛到一边。我这样说并非由于我们是敌人,这只是一个男人同另一个男人之间的谈话。我了解她。相信我,我的确了解她。你从未真正年轻过,没能在生命的春季结识自己的第一个恋人,这也许是一种不幸吧……因此,这便是我这篇小小的登山宝训的寓意——如果你不愿看到真相,即使一面明镜也无法照出你自己的样子。哪怕就一次,试着违背她的意愿,哪怕只是一件小事,看看她会不会立即有所反应,看看她如何反应。到那时,你会知道我所言非虚。如果你自己的武器被用来对付你,你要怎么办,死神?”
“你说完了?”
“就这么多。一篇讲道就是一个警示。我已经提醒过你了。”
…………
“总有一天,我会再次挑战你的力量,佛陀,即使它仍然能对抗我的力量,那一天也会是你的死期——如果不是死于我的神性,也会死在我的剑下.”
于华中科技大学
201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