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改笔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9292/751b8805970f6463.jpg)
全文共1243字
初二的时候,我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作“轩飞”。
“轩”字取自当时正好学到的一篇课文《核舟记》,文中有句“中轩敞者为舱”,我莫名就很喜欢这个“轩”字,跟字的含义无关,是喜欢它的形状。
“飞”来得更加直接,取“飞鸟、自由”之意。
给自己起笔名这事,当时我还拉着好朋友一起,她给自己取的叫“紫竹”,我现在给她的微信名备注还是“紫竹”。
起笔名是有原因的。当时我正在尝试写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是个游击队的故事,我现在就记得个开头:两名地下工作者在深夜里的茶山上接头。
当然那本小说没写完。此后很多年,“轩飞”这个笔名也没有用武之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9292/99de98e25cf6d715.jpg)
时间来到我的大学,我开始在网络上写杂文、写小说,又一次用起了“轩飞”这个笔名。不出意外,杂文写了不少,阅读量很低。小说还是没写完,这次写的是个古言,写到“10万字、出场人物30+”就写不下去了,因为理不清故事发展的逻辑线了。
后来有了微信,“轩飞”就成了我的微信名。
我私心里许的愿,是希望有一天“轩飞”这个笔名能够在文学的世界里发光。它也确实火过,曾有很多同事以为我的名字就叫作“轩飞”。
很多年过去了,“轩飞”这个笔名跟随我一起沉寂着,但没有消失。我的微信名还是它,我的公众号作者一栏还是它。但也仅此而已。
在我的写作这件事上,“轩飞”这个笔名的重量是远远不如账号名称“石笋”的,这也是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改笔名的原因。
2017年3月注册公众号的时候,我用的名字就是我的笔名“轩飞”,后来几经改名,先后用过“90后思维逻辑”、“石笋居士”,最后才改成了现在的“石笋”。
“石笋”两字非常好解释,我出生的地方就叫“石笋村”,我在这长大成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9292/ef502493b7844e39.jpg)
用出生地来命名自己的写作账号,是我送给自己的一份文字浪漫。我在石笋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那里埋着我好多的欢笑、憧憬。
关于“石笋”这两字,我还想起一件事来。那是2013年初,我们在进行高考报名的程序,刚从学校机房回到教室的我就被老师点名了,因为我填写的户籍地地址不对,应该写成“石笋村4社”,我给写成了“2村4社”。
当时我回机房修改户籍地地址,还闹了个笑话。我好半天打不出“石笋”这两个字,就求助一旁的同学,问她“sen子的sen怎么打不出来”,同学说“那叫笋(sun)子”。当时一整个尴尬住了,还好那个同学是隔壁班的。
自那之后,我知道了口头上喊的“2村”在填写材料时需要改成“石笋村”。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9292/1b678682afb5e4b2.jpg)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我一直用着“轩飞”的笔名,写出来的内容发在名叫“石笋”的账号上。经年累月下来,“石笋”出现在我所有写作文档的名字上,“轩飞”却是少见了。
忘记是在哪一个具体的瞬间,我找不见“轩飞”了,看着满屏的“石笋”,我陷入了矛盾:要不要把笔名改成“石笋”?
说老实话,“轩飞”是孩子时的我对写作最懵懂的表达,“石笋”却带有一种更符合文人气质的土地味和浪漫感,“石笋”似乎是更能连接我内心深处对文字赤裸裸的爱。
但我还是在犹豫。
“轩飞”所代表的那段回忆都模糊的初心,难道不重要吗?我为什么要亲手抹去曾许下的那个愿——“希望有一天‘轩飞’这个笔名能够在文学的世界里发光——我还记得,我还有这个心气。
【写作这件事,我已做了10年,会继续写下去。谢谢你看到这里,希望能多交流,关于写作,关于笔名,“什么都好”。
石笋:95后,写作10年,力图准确记录大时代小人物、小人物大情怀。我们走得太快,总忘记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价值。等你一起,山海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