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哪儿?
“诶?你来了?从来就不见你接孩子呀!”
“是呀,老不能来接孩子,这不是2019年的第一次放学吗?孩子说今天下午想见到我……”
这声对话在“你就不知道我那个娃”“你那个班的班主任可”“这家伙把我气得”“诶诶,我给你说”这样互相拉扯、交织嘈杂的声浪中如游丝难见,却又分外清明,我竟听出了那话里因为能够来接孩子的一丢丢骄傲?
喧闹的校门口,一队队或嬉笑或严整的孩子鱼贯而出,家长们、孩子们或挥手示意或一声呼应或目光追随,其中有一个小孩子是欢呼着和老师告别的——哦,是那个在2019第一个放学日接孩子的男家长的孩子。那声“爸爸——”似乎能在人潮中激起涟漪,那涟漪层层荡开,不经意地扩展到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身边,却戛然而止:
她,穿着红色的棉服,眼睛红肿,刚才还木然的脸,在那声“爸爸”划破气流传到耳膜时,被划刮得支离破碎,连头发丝都流露出深重的悲伤。这悲伤,凝冻了这涟漪,以她的心房为圆心,她的躯体为半径,硬生生地抠出了一个冰冻的球体,里面盛满了孤苦。
她的爸爸是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去世的。有没有带走她此生所有的“六一”未可知,只知道,在今天下午音乐课上学完《父亲》之后,她和另外两个女孩儿在教室后阳台抱头痛哭——是的,另外两个女孩,也,嗯,“缺”爸爸。
一个爸爸在军营,这爸爸对孩子实在心存愧疚,却力有不逮,这就是咱中国的军人,真的是舍小家为大家。平时没有感觉,可是看看他的孩子,你就知道他的付出不是“爬冰卧雪、扛枪站岗”为祖国守卫边疆的军人职责,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激昂,而是这“儿女情长”的抛却。
嗯,另一个爸爸呢?就像我们所有人都可能遭遇的那样——“爸爸去哪了”?这是一个因为婚姻问题而疏于子女陪伴的爸爸,不可否认,他很爱自己的女儿,但却极少参与孩子的成长,就像他说的“孩子有问题了,你找她妈妈吧”。我对他单个的行为不予置评。现在,就先聚焦孩子们面对的“爸爸缺位”的现状吧。
爸爸,在哪儿?2013年,《爸爸去哪了》热播,掀起了一阵儿爸爸陪娃的小高潮。可是,如今,伴着第六季的开播,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一个问题反复叩问之后的沉重,就好像带着镣铐在跳舞的囚徒已经习惯了镣铐一样——我们只是喊喊“陪娃”的口号,却很少能身体力行地付诸行动,因为现实就像是莎翁的经典问话:是生存还是死亡?爸爸更多担当的是为家庭谋生的角色。
据相关调查,有超八成家庭的爸爸以工作忙为理由,存在“爸爸缺位”问题,孩子大都由老人和妻子照顾,爸爸的定位只负责赚钱养家。而七成左右的父亲不知道如何表达满腔的父爱。
专家称,父教缺失可能造成性别榜样的缺失以及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在心理学中,更有一个叫“父爱缺乏综合症”的名词,如果爸爸对孩子缺乏关注,会致使孩子因缺乏父爱而产生分离性焦虑,性格上会比较敏感和自卑,在能力形成和学习以及将来的事业上也比较容易受挫;甚至在将来组建家庭时也会比较坎坷。
父亲缺位的家庭,缺的不是陪伴,而是孩子的整个人生!
上面三个小女孩的爸爸,其实是“爸爸缺位”的三种体表特征的形象:
1、无法弥补的缺块(死亡)
2、有心无力却可弥补的缺憾(不可抗力)
3、用心不及的缺位(“生存还是死亡”的生存压力以及其他借口:可能仅仅就是在刷微信或玩游戏呢?)
爸爸,在哪儿?试问:哪个小孩心中没有一个完美爸爸的形象?
“我的爸爸很酷,能单手举起我!”
“我的爸爸可了不起了,会做饭!”
“我的爸爸很爱我和妈妈……”
“我的爸爸会按摩,顾客都夸他了不起!”
“我的爸爸最好,无论多累都会陪我读书!”
“我的爸爸会给我写信!”
“我的爸爸为了我,什么都可以做!”
“我爸爸虽然和妈妈不在一起了,但他永远把我放在第一位。”
……
这样的“缺位”和这样的“完美”,难道不会让我们感到莫名的心酸吗?非要等到孩子的心里盛满了孤苦,把自己凝成了一个冰冷的球体再也无法打开的时候,再去陪伴TA、拥抱TA吗?
亲爱的爸爸们,试着让孩子占据你微信朋友圈的主体,试着在不能陪伴孩子的时候给孩子写写信,试着在夜晚来临的时候陪TA读读书,试着在孩子入睡前和TA聊聊天,试着,在那个小小的身影或歌或舞,或坐或立,或暴跳如雷或静默不言时,抱抱TA……
爱TA,就陪陪TA吧。
“爸爸,你在哪儿?”
“孩子,我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