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学计划"是什么?

2023-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下融学

融学计划是什么?

融学计划是一个由社会力量助推“教育升级”的十年规划。

融学计划,于2023年6月6日,在长沙岳麓书院宣布启动,目标是在2033年之前,完成“为教育升级点星火”的奋斗使命。

什么是“教育升级”?

自工业时代以来,应试教育,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赛道”。

应试教育的运行逻辑,主要是通过人才选拔,让一部分优胜者,在文凭上获得就业优势。

这样的操作,原本可以促进阶层流动,有助于穷人家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然而,到了21世纪,由于教育功利化的暗流涌动,教育变得了越来越贵,越来越卷。

同时,应试类的教育资源,在不断地向城市倾斜,乡村孩子如同是集体降维,处在了劣势,寒门出贵子的难度系数,也变得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一些乡村学校的校长,他们遵循减负政策,努力开拓创新,慢慢跳出应试教育的老圈子,走上“生态教育”的新路子。

生态教育这四个字的概念,虽然不是中国人提出来的。但其核心思想,大都起源于2000年前的华夏文明,比如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

生态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尽力减少统一考试,避免让学生被打上差生之类的标签。

生态教育有自成体系的测评方式,秉承“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育理念,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空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生态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的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融合“自然教育、素养教育、人文教育、科创教育、劳动实践教育、职业教育、自我教育”等教育形式。

对于生态类的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往往比城市学校更胜一筹。

因为乡村学校大都依山傍水,天地广阔,很适宜开展自然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综合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的乡村学校,比城市学校办得要更好,更能吸引家长们去捧场。

比如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目前在英国就读的学校,就是一所老牌的乡村学校。

古人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然外国的乡村学校,可以通过教育的魅力,来吸引中国的家长,把孩子送出国。

那么中国的乡村学校,当然也可以通过教育的魅力,来打动本国的家长,把孩子送下乡。

像罗振宇的黄金搭档“脱不花”,她走访了北京燕山一带的九渡河小学后,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所学校去读书。

九渡河小学有很多亮点,比如,学校从周边村子里招募了近百位普通村民,当教育合伙人,开设了剪纸课、磨豆腐课、木工课等三十多种新课程,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九渡河小学还设置了一些虚拟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助力村民更好的创业创富。学校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创新高地,吸引了一些村民返乡,带动了学生的回流。

九渡河小学,就是一所充满生态气息的创新学校,他们培养的学生,也是创客苗子。

当一所学校,从常规学校,转型为创新学校。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生态教育,这就是教育升级。

在教育升级的初级阶段,社会上很可能会形成两大共存的教育体系。

第一是以城市为主阵地的应试教育体系。

第二是以乡村为主阵地的生态教育体系。

这两大教育体系,彼此不冲突,还能让民众,在教育上多一个选项,各取所需。

融学计划,主要是围绕乡村学校升级教育,也就是助推和巩固“生态教育体系”。

在融学计划的规划中,一所践行生态教育的创新学校,除了拥有政府的“教育经费”,还应该获得“社企资金”、拓展“创新收益”。

什么是创新收益?

由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创新成果所带来的收益,就是创新收益。

比如,清华大学近年来的技术转让收入达到了10亿元以上,这就属于创新收益。

创新收益,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激励师生更好的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根据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不得参与生产经营。所以,创新小学或创新中学,要注意区分创新收益与生产经营的边界线。

举个例子,贵州有位叫刘家宁的小学生,发明了一款“新型螺丝刀”,有企业想用80万元,买下这个专利。如果刘同学把专利卖了,那就是兑换了一笔创新收益。如果专利没有卖掉,学校将“新型螺丝刀”进行自产自销,那就属于违规操作的生产经营。

什么又是社企资金?

社企,就是社会企业。如果一家企业,愿意每年拿出一定的利润,用于回馈社会,那就偏向于社会企业。比如胖东来,每年将30%的利润预留给社会公益事业,胖东来就是一家社会企业。

中国的学校约有50万所,企业约有5000万家,假如有1%的企业,愿意成为社会企业,那么每一所学校,在每一年,都有机会获得社企资金。

融学计划的愿景之一,是希望每一所创新小学,都能获得一家小型企业的常年资助,每一所创新中学,都能获得一家中型企业的常年资助,每一所创新大学,都能获得一家大型企业的常年资助。

当学校能够获得企业“一对一”,或者是“多对一”的常年资助。

那么,学校就可以改善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改善教师的待遇。

由于地域经济的差异,乡村教师的待遇,普遍比城市教师的待遇要差一些。

这也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在乡村久留。

如果有了社企资金,去改善乡村教师以及教职工的待遇。那么乡村学校,在师资力量上就会更有实力,在教育升级的道路上,也会更有动力。

第二,改善学校的设施。

一所创新学校,需要最大化的去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每一所乡村学校,都可以像九渡河小学那样,为学生建立生态乐园、手工作坊,都可以像枣科小学那样,为学生搭建自然大棚,创客中心,都可以像范家小学那样,为学生研发课程,营造环境……

如果有了社企资金的长期滋养,广大乡村学校,就可以逐年改善学校的设施,从硬件和软件上,更好的转型成为创新学校。

创新学校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收益,一般是来自科创与人文这两个方面。科创,可以让学生的技能更卓越。人文,可以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

当一所创新学校,在科创与人文之上的创新成果越均衡,参与创新的师生人数占比越高,那就说明,这所学校的创新指数越健康,越良好。

如果说应试教育的考核,更侧重于成绩分数,那么生态教育的评估,就更侧重于创新指数。由于侧重点不同,生态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测评和毕业机制,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积分制,不必非得统一考试。

在生态教育的影响下,家长们更关心的,不再是孩子的理论成绩,而是孩子的天赋特长,才华素养,兴趣爱好,习惯养成,身心健康,以及孩子取得的创新成果等等。

在升学机制上,创新学校可以实行一贯制。比如阿里创办的云谷学校,采用的是15年制,学生可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高中。

不过,民办的创新学校,往往学费贵,门槛高,很难在社会大众中普及开来。

融学计划只针对公办学校做教育升级,努力带动企业助学,减轻家长负担,并希望每一个入读创新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在生态教育的体系中,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十年后,有一些高等院校,会因为招生困难,而面临生存危机。那些遇到发展瓶颈的高等院校,很可能会乐意融入生态教育的体系,成为自主招生的创新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一所大学的创新力,与大学的名气或地位,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比如在2021年大学技术转让收入排行榜上,像齐鲁工大、扬州大学和重庆理工,这三所大学,既不是985重点,也不是211名校,但它们的技术转让收入均超过了2亿元,在全国大学榜单上名列前5名。

可见,英雄不问出处,创新不看文凭。每一所平凡的高等院校,都有潜力升级为创新大学。

创新大学,可以着重培养学生持续成长、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不管去哪里工作,无论做什么行业,他们都有可能通过长期不断的自主学习,以及厚积薄发的创造力,在某个专职或非专职的领域,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

创新大学,在招生模式上,可以借鉴芬兰高等教育的“大龄常态化”。只要有人想读大学,即使年龄超过了30岁,一样可以提交申请。

在教育升级拾级而上的推进过程中。

如果创新大学的数量不够用,那么,创新中学没有摇到号的毕业生,可以先到社会上去历练或闯荡一番,后续还有很多机会圆大学梦。

如果创新大学开发得足够多,那么,创新中学的毕业生,就可以实现人人保送,个个深造。

当然,从基础教育迈向高等教育的生态教育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切合实际,最终以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为准。

融学计划的十年规划,主要是围绕两个目标。

第一是助力乡村学校,在社会企业的资助下走向创新,第二是助力生态教育,打通小学至大学的升学一贯制。

融学计划如能稳步推进,对社会有三大益处。

第一,有益经济循环

举个例子,乡村教师计划发起人马云先生,每年会对乡村教师豪掷千万。如果他得知了融学计划,每年也拿出一千万元来资助一批创新学校。那么,这些得到资助的学校,每年就会采购更多的教学器材、学习用品、手工物料、课外书籍等物资。这种发生在资助与采购之间的资金流动,就是一种经济循环。

参与资助的企业越多,经济循环的盘子就越大。

第二,有益就业创业

在教育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服务机构,为校企合作找资源,做对接,需要更多的设计师、施工队,为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做建设,做改善。需要更多的老师和教职工,到创新学校任职或任教……当教育升级,能激活一些新的业务、岗位和机构,那就是在促进就业和创业。

第三、有益乡村振兴。

生态教育的主阵地是在乡村,乡村里的创新学校,不仅能吸引学生回流,还有研发能力,辅助村民创收创富。

当企业资助乡村学校走向创新时,其实也是参与到了乡村振兴。

企业的资助行为,虽然不求回报,但也可能会受益匪浅。

首先、企业对学校长期资助,可以让企业的美誉度有所提升,让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符合条件的话,企业还有可能通过一些平台的认证,享受与“社会企业”相关的政策支持。

其次、企业所资助的创新学校,如果孵化出了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企业将更有机会获得优先采购权。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创新成果,很可能会关联乡土资源、非遗文化、农贸产品等细分领域,有利于企业拓展多元化产业。

再者、社会企业资助创新学校,创新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创新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更能与社会企业紧密衔接,深化合作。从长远来看,社会企业的人才战略和创新潜力,将更有优势。

总的说来。

融学计划,有如月老联姻,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当学校和企业牵手立约之后,学校会向创新学校转型,企业会向社会企业过渡。

融学计划,又如愚公移山,为生态教育逢山开路,另辟蹊径。让乡村孩子更受重视,更有保障。让城市学生减少竞争,缓和内卷。

融学计划,亦如三生万物,将学校,企业,社会这三者融合起来,让青少年更能百花齐放,全面发展。让后来者更能万众创新,共同富裕。

古往今来,教育,是天下大事,也是天下难事。天下大事,需做于细,天下难事,需做于易。

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升级,融学计划的发起人金朋,希望通过一个容易操作的细活——演讲,去感召更多的志同道合者,躬身入局,携手奋斗。

2023年,金朋发愿:十年之内,要在中国23个省,探访23所创新学校,发布23次主题演讲。

演讲的主题为:教育的星火。

在金朋拟定的行程中,首先要拜访的,是河南的枣科小学,最后要寻访的,是台湾的和平小学。

金朋企盼,通过实地探访和巡回演讲,可以唤起更多的企业为创新学校做后援,让教育升级不差钱。

金朋的每一次主题演讲,都会录制成视频。每一个演讲视频的结尾,都会有一个名单,以鸣谢那些加入融学计划,助推教育升级的企业或品牌。

如果您是企业家、公司一把手,或是品牌经营者,您是否愿意参与其中,去成就更多的创新学校呢?

微微之光可以成炬,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期待您也发一份光,聚一份热,一起为教育升级点星火。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融学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