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不完美的人,更值得爱
这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有人说它是历史小说,有人说他不是,有人说他歪曲历史事实,丑化了封建贵族,也有人他说丑化了人民群众。这便是著名的《双城记》。
双城即伦敦和巴黎,这两个不同的国家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十八世纪的欧洲,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
18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大肆掠夺殖民地,另一方面民主思想被点燃。当时的法国正处于经济通货膨胀期,社会的购买力严重下降。又遇上连年干旱,大量土地被闲置,本来收成不好又恰逢一场多年不遇大冰雹,使得农民颗粒无收。连年征战、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面包价格上涨,加大了平民的生活负担,家庭收入的80%用于购买面包。国家税收增加,货物流通受阻,出现了部分饥民和难民。大量的难民涌向了城市,同时高失业率又添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十九世界的英国也处于社会矛盾一触即发的状态,大文豪狄更斯看到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为了警示大家,他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下了这部不朽之作。
2
故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复活,作者以单线切入,讲述马内特出狱的情况。第二部分金线,以多线索分别讲述马内特医生一家,德发日一家,侯爵兄弟。第三部分暴风雨的踪迹,又以单线收拢。
写作方法上作者运用了渲染、象征、比喻、讽刺、以及无处不在的伏笔设置悬念,增加了可读性,使故事情节犹如层层迷雾,令读者欲罢不能。
3
卡顿是作者用精心刻画的人物:
他从一出场就不受大家欢迎,双手插在口袋里,凌乱的假发随意扣在头顶,眼睛始终望着天花板,一副随随便便,目中无人的样子。
看似不起眼的他当被告被密探诬告时,他用无法辩驳的实事使被告无罪释放,也是他第一个发现露西小姐晕倒在父亲怀里。
他很早就失去了双亲,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自卑情绪始终伴随着他。虽然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前途无望,所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别人不关心我,我也不关心别人”,从他与别人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的寂寞,生活无目标,日渐堕落的他萎靡不振,穿着随意,邋遢,不修边幅,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
当他看到露西用脉脉温情把近乎精神崩溃的父亲唤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轨迹上时,温馨的家庭氛围勾起了旧日的回忆,那种渴望家庭温暖,渴望被人呵护的欲望被露西唤醒,那颗冰冷孤独的心开始复苏。
做出改变是他拼命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除了靠酒精提神之外,还有常常把湿毛巾敷在头上,作者没有直接写他的功劳,而是通过狮子律师一步步高升,不断获得丰厚报酬侧面反映了卡顿辛勤工作的成就。
在向露西吐露心声的那一节,作者通过无数个夜晚、无数次徘徊、对街上无生命石子的眷恋和熟悉,以及备受冷落的床的描写都从侧面反映了卡顿矛盾、纠结的心理:一方面他喜欢漂亮温柔的露西,另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外表和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讨人喜欢。
“开头,那脚步还有些犹豫不决,漫无目的,后来有了主张加快的步伐,为了实现这一主张,两条腿把他送到了医生的家门口。”
当他见到露西时有些局促不安,当露西表现出对他的关怀时,他悔恨又有些惊讶的眼角噙着泪,他,用手捂着眼颤抖着,不自信使他看起来有些胆怯,甚至有些懦弱,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说明卡顿虽然外表冷漠无情,其实内心很柔软。
他还常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告诉露西不管他说什么,请不要被他吓坏,这又是外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终于勇敢向露西小姐吐露心声,并做出了承诺。
“为了你,为了你所爱的人,我什么都愿意去做。”
“那天晚上,全城到处都在谈论他,说他是所有上吉罗婷的人中脸色最为宁静安详的一个。”
大义凛然,像一个从容赴死的勇士。
看似堕落的他其实才华横溢,情感丰富,说话幽默风趣,妙语如珠。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与外表给人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这种先抑后扬,是为了制造假象迷惑读者,为后面卡顿的高大形象埋下了伏笔。至此,作者人道主义的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同时赋予他先知的使命:未来的人们彼此尊重,过着自由、平等的生活。
卡顿有着人人看得见的缺点,也有大家看不到的优点,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我以为不完美的人才是会圆满,更值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