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诺战争

2021-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曹元_

两大教派争权的胡格诺战争
又称宗教战争,是法国各派政治势力围绕天主教派同新教胡格诺派之间的对抗而引发的战争。战争从1562年到1598年断断续续地进行,主要的共有 7次。这些战争虽然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从其性质和内容来看,可以称之为法国内战。它是两大教派的封建主们借着宗教纠纷而掀起来的,实质上则是为了争夺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
16世纪50~60年代,法国的新教势力日益发展,崇奉宗教改革的加尔文派新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派,并于1550年正式成立法国新教会。随着一部分对君主制不满的贵族改奉新教,法国逐渐形成两大宗教派别,即以纳瓦尔国王亨利、孔代亲王亨利一世、海军上将科利尼为代表的胡格诺派,和以吉斯公爵、圣安德烈元帅、蒙莫朗西公爵为首的天主教派。两派严重对立,而且都有外国势力支持:西班牙支持天主教派;英国、德意志新教诸侯、尼德兰的加尔文教派支持胡格诺派。当时,传统的天主教阵营强大,对王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562年 3月,天主教派首领吉斯公爵率军突袭正在瓦西镇作祈祷的胡格诺派,残酷地杀害了许多无辜者,由此爆发战争。孔代亲王随之率胡格诺派武装占领奥尔良、里昂等地,战火迅速蔓延起来。12月,双方军队进行德勒之战,两派的统帅(孔代亲王和蒙莫朗西公爵)都被对方俘虏。次年2 月。吉斯公爵在率军围攻奥尔良时遭暗杀,而新教军方面,纳瓦尔国王安托万亦死于鲁昂作战中。3 月,由太后卡特琳出面,促成双方被囚统帅谈判议和,使新教徒获得信仰自由和在指定地点举行宗教仪式的权利,第一次战争结束。1567年~1568年和1568年~1570年,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与第三次战争,都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但议和的结果使胡格诺派取得了更多的自主权。此后,胡格诺派在国内稳定了阵营,并加快扩张势力,同时也引起了天主教派和王室的极大不满。天主教徒则拒不执行和约协议。
1572年 8月34日,在圣巴托罗缪节前夜和当日凌晨,当一大批胡格诺派首领参加国王妹妹玛格丽待与纳瓦尔新国王亨利的婚礼时,太后卡特琳乘机制造了圣巴托罗缪惨案,操纵天主教派军队捕杀新教徒,仅巴黎一地就屠杀了胡格诺派包括首领科利尼等约三千人。原奉新教的亨利被迫改奉天主教。于是又导致1572年~1573年、1573年~1576年的第四、第五次战争。志在复仇的胡格诺派,到处组织武装进行反抗。1575年,纳瓦尔国王亨利重新皈依新教后,新教势力壮大,迫使法国国王亨利三世于1576年 5月签署了对胡格诺派十分有利的博利厄敕令,使胡格诺派得以在法国南部8 个安全城市建立混合的司法机构和设立特别法庭。可是,天主教派对博利厄敕令强烈不满,拒不执行,他们组织“天主教神圣同盟”,自行征税和招募军队,要求恢复法国的宗教统一。因此,在1576年~1577年双方仍在进行战争。1577年 9月,在国王成功地进行离间和胡格诺派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两派缔结了贝日拉克和约,宣布解散天主教同盟,同时对博利厄敕令给予新教徒的自由和权利实行某些限制,因而战争暂时停息。
1585年,纳瓦尔国王亨利成为法国王位最有资格的继承人,但罗马教皇却将他革出教门,宣布剥夺他的王位继承权。体弱无子的法王亨利三世,也迫于压力撤销了历次和解性的敕令。于是,胡格诺派教徒便又在亨利的旗帜下应变。新旧教派各自招募军队,爆发新的战争。在1585年~1589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都伤亡惨重。1589年,胡格诺派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继承了法国王位,改称亨利四世。但是,当时的天主教徒,仍占法国人口的90%,单凭王位和军事胜利并不能统治法国。由于农民起义蔓延和西班牙的武装干涉,新旧教派都为维护共同利益而寻求妥协。1593年,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受到巴黎欢迎;1598年,他颁布南特敕令,承认一国两教,从而使宗教战争得以结束,并为重建法国创造了条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