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歌謠》
2017-09-01 本文已影响11人
桉树叶加薄荷叶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總以為單純的講歌謠,但是隨手打開後卻是滿滿的傷感於無奈,即使在小的時候聽過爺爺奶奶講過他們那個时期的不容易,卻沒真的體會過,而劉慶邦的《平原上的歌謠》真的可以了解大河南的饑荒時代。
《平原上的歌謠》是國內第一部深度描寫三年大饑荒的長篇小說。小說敘述極“左”年代中原農村發生的大饑荒,寫出了普通百姓在那個特殊年代所經受的巨大磨難,表現了他們在饑餓的威脅面前所激發出的生存勇氣和生存智慧。小說寫到了因饑餓導致的浮腫病流行、斷炊的恐慌、餓死人的慘劇,許多場面令人觸目驚心,催人淚下。“平原上的歌謠”是民間的歌謠,是苦澀的吟唱,裡面藏著歲月深沉的憂傷。
人性不知道為何在災難面前變得如此的冷漠,就連自己的親人們也都高高掛起,事不關己。中國的歷史是够長的,災難也是够多的,餓死人也不是一回兩回,但三年困難時期的中國農民竟然能够如此忍辱負重地承受下來,也實在讓人震驚的。對比一下歷史,如果是在一千年前,三百年前,甚至三十年前,那一定是揭竿而起遍地烽烟,但是這一回沒有,並不是沒有反抗,但卻沒有如此反抗,這又是為什麼?我想,這是農村社會的階級對立被消滅的緣故,地主階級被消滅了。農民的暴力的反抗首先是來自於階級的對立,在饑荒時代凸顯出來的貧富分化,是一切農民戰爭的根源,因為反對地主才發展到反對國家。而在三年困難時期,儘管仍然是餓死人,但這種階級對立的根源不在了,在鄉村社會,貧富分化是不突出的。無論如何,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在這一個意義上,中國確實已經走出了那種治亂迴圈的怪圈,無論如何,人民民主已經開始了。否則我們可以想像,那决不是三年困難的問題,而很可能就是新的陳勝吳廣,新的太平天國,是饑荒再加上殺戮。
愿世间的人能記住這場災難,以後的生活可以更好。一日三餐,舒適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