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学

仁——生命宇宙的至善之性

2022-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明空如月

在《生与无生》一文中曾说到,中国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汇使得【生】与【无生】在更高的【道】的层面获得了内在的高度统一。而将这两个方面重新统贯于人的生命,就形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爱与智慧。儒家的【仁】以爱统摄智慧,佛家的【觉】则以智慧统摄爱,道家的【道】则将爱与智慧浑化于【道】之中,无分彼此。

【仁】,以爱统摄智慧,则倡导【生】——天地之大德曰生。

【觉】,以智慧统摄爱,则倡导【无生】——花开见佛悟无生。

【道】,则浑然一体,倡导【不自生而长生】——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然倡导【无生】的佛家,却是最能“生”的,比如观音菩萨即有一妙功德庄严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其慈悲智慧广大圆满,无量无边,周遍法界,“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渡人舟。”所以,“无生”并不是对“生”的否定,而是对“生”的升华与超越——打碎对“生”的执著,才能生慈悲、生智慧、生大力、生妙法,妙生无穷,长生不已,虽如是,却依然“生生而无生”,了无挂碍,落落清净。

若以仁心而观之,这不正是“仁”之至善圆满之性德的体现吗?

老子《道德经》中亦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乃至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亦倡导“博爱”之心,尝于街头遇到过几次传播福音的人,行人匆匆,难以交流更多的话,随手递上一本承载着“福音”的小册子,然后说上一句“耶稣爱你”。这承载耶稣之爱的“福音”,说到底,何尝不是“仁”的体现呢?若背离了“仁”的精神,便不能称之为“福音”。

所以,人类文化中凡是能够广泛传播的文化,无不是以“善”为核心,而且不论其所倡导的“善”在深度、广度、层次、境界上究竟如何,但都有着“善”的精神。而“仁”正是“善”的升华与圆满——仁者,至善也。

因此,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中,“仁”、“仁性”、“仁之至善之性”,亦是生命宇宙本有的属性,而且是最根本的属性,其性广大圆满,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增不减,周遍生命宇宙,无有其余。

这也是儒家文化为什么能够光耀千古的根本原因——其显发了人类生命中本有的仁性、仁德、仁之光明,从而使得神州大地从此有了生命宇宙本体之光的照耀,人类从根本上从此区别于动物,脱离了动物性的束缚,而向人性-仁性-德性-道性而不断升华,即使在某个阶段乌云密布笼罩了整个天空,但儒家文化的存在却有拨云见日之大功效,心向光明的人总是能够从儒家文化中重新发现通向光明的道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文化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中流砥柱,正是其蕴含着“正大光明”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契合着所有中国人生命内在的“仁本之心”。

所以,视角学的学习者,首先应该怀有一种“仁之本心”——不仅是生命本具的“仁之本心”,更是呈现在我们日常行为心理中的“仁之本心”,当然,如果能进一步成为自觉的、有意识地、不断令其增长的“仁之本心”,那就更好了——以此为基础,来探讨生命宇宙观以及整个视角学所能带给我们的启发,才有真正的意义。

那么,何以“仁”可以成为生命宇宙的根本属性呢?

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向往——新生、生长、成长。

“生”是所有生命的“命”,当“生”被彻底泯灭的时候,“命”也就泯灭了。

那么何为“仁”呢?“仁”,即是不仅珍视自己生命之“生”,亦珍视所有生命之“生”,此“贵生”之心,即是仁。仁,本质上是对生命的热爱,不仅爱自己的生命,也爱他人的生命——这种爱不是出于欲望的爱,而是对生命本身的爱。心有仁爱,则对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皆有爱护之心。此“仁心”,即是人之“本心”,若蒙蔽了此本心而肆意妄为,即是“不仁”。不仁者,就“不是人”了。

所以,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却不能没有良善之仁心,否则必然会遭遇“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基本的宇宙法则。

而一个人即使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实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比如,可以将“仁”作为信仰。通过读书和学习,可以不断增进对“仁”的理解和体悟,从而不断增长、扩展、升华自己生命的“仁”。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皆是以显发、发现、涵养、妙用“仁之本心”为中心思想,致力于培养以“仁”为信仰和志向的君子、贤人、圣人。

显发了“仁之本心”之后,再来学习道家和佛家,就更容易领悟其精髓,而不会被佛道语言名相所束缚。

儒家之“仁”,以人为本,“仁”的范围主要侧重于指导人与人的关系。而“道”则在儒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提升,不仅含摄了“仁”的所有内容,而且更扩展到整个天地宇宙。这时,强调整个天地宇宙运作规律的内容更多了,但并没有否定和放弃“仁”,而是进一步打破了儒家之仁的局限,将“仁”升华成了“道”。这时,看似很多论述与“仁”是矛盾的——比如“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等,但其实并不矛盾。“道”不是对“仁”的否定,而是对“仁”的升华。其中最重要的升华,即是打破“仁”的名相——其本质上是对“人”之名相的打破。

佛家的“觉”则从另一个角度升华了“仁”——不仅是人类之“仁”,而且是三界六道周遍之仁,而且亦不仅是仁,更有无上的超越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如此广大圆满的智慧与慈悲,实在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于是只好用音译的方式来体现,如“般若”、“菩提”等。

在阐述视角学的文章中,之前对生命宇宙以及超级视角的“仁本之性”,说得不多。最近在读方东美先生《中国人生哲学》一书过程中,发现对生命宇宙仁本之性的阐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刚好也有朋友提出了与此方面有关系的问题,所以更使笔者觉得有必要明确一下。

既然“仁”是生命宇宙的根本属性,那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不仁”、“黑暗”和“罪恶”呢?这个问题与佛家经常遇到的问题类似——既然觉性是生命本有之性,为何生命会迷而不觉呢?

从人类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上来说,“环境”和“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如果一个人从小在狼群中长大,那么不管我们再怎么强调说“仁性”、“觉性”是生命本有的属性,对于这个具体的生命而言,都意义不大,因为其“狼性”已经被“培养”长大并且成了其生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这时,想要改变就无比地困难了。那么真的就从此无法改变了吗?也不是。只要让其彻底脱离狼群,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中,然后按照人类文化慢慢教育和培养,那么其“狼性”就会一点点被削弱,其人性——仁性,就会一点点成长。如果其生命长度足够长,最后变成心怀慈悲和智慧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生命本有的“属性”是“不定”的呢?非也。

其实,即使是一个狼孩,乃至于狼本身,对于其生命中非常亲近的关系,比如狼妈妈、狼爸爸、狼兄弟等,仍然有着亲情之爱,这种亲情之爱,就是“仁”性的体现。

所以动物的天性中也是有“仁”性的,只不过这种“仁”性的显发只对其同类而显现。

对于具体到某个人类生命而言,“仁性”和“觉性”,更像是“种子”,有了种子还不够,还需要“仁”的文化土壤、文化环境、文化雨露、文化阳光的滋养,种子才能慢慢发芽、长大。

而崇尚欲望性的文化、环境、教育、熏染,则会导致生命的堕落,遮蔽生命中的仁性。

所以,即使“一切皆是视角”,也不能以此作为纵容“恶”的理由。人类文化,永远需要弘扬“善”的文化、思想、语言和行为,同时也需要批判“恶”的文化、思想、语言和行为。即使这种善恶之分也是相对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儒释道文化虽各有其不同的追求,但为善去恶、抑恶扬善皆是其最基本的教导。

不过,正如雪漠老师说的,谴责恶不如弘扬善,只要方法得当,弘扬善更能够打动人,更有利于促进人们向善的一面转变。

生命视角学,本质上是致力于生命自我成长和生命自我升华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如果离开了这一前提去讨论视角学基本原理,就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虽然视角学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但这种普遍意义在运用时依然有一个基本前提,即本着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互利共赢为目的,这样才有意义。如果把视角学的理论用作钻空子、找漏洞,甚至为自己有害的行为找借口,那么这就属于自毁长城,必定自受其害,非视角学之过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人非常超迈的智慧就在这看似非常平常朴素的启蒙教育儿歌中非常饱满地体现了出来。至善之仁性虽然为每个人本自具足,但要让其成为生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熏陶、涵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能够每天听闻仁的教导,一边学一边实践,不断训练强化,仁就会不断地增长、扩充、升华,这对于“求仁得仁”的有志君子而言,不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共同追求仁之志向的朋友远道而来,一起探讨仁之大道,不是令人非常高兴的事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自己对于仁的追求,乃至有诸多的讥讽、批判,但内心却依然安守在仁之本心中,不气恼,不挂碍,言所必言,行所必行,始终不离于仁,这不正是一个以仁为志向的君子所应有的本色吗?

“吾欲仁,斯仁至矣”。此生以仁为志,别无它求,而仁心本在自心之内,只要自己不离于仁,又有什么人能够阻止仁在自己生命中的增长、扩充与升华呢?生命不息,致仁不止。至诚无息,仁必至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