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痛苦,欲盖弥彰

解读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我们在分析序言时,发现苏轼的“欢饮达旦”的“欢”字值得怀疑,因为字面意思就是“”欢乐畅饮”。可是这与作者的经历”被贬”,与词的创作原因“中秋思亲”格格不入。
因此,在疏通文意后,我以这样一个问题撬动了全文:
一个男子对于痛苦的表达,往往是理性而克制的,甚至要掩饰逃避,苏轼的这首词更是如此。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口是心非”“强颜欢笑”,其实每一个细胞都叫嚣着痛苦的呢?
生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把酒问天,看似潇洒,实则一种百无聊赖孤独寂寞的表现。
生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醉意朦胧,在月下起舞。别人看起来他是快乐的,实际上是痛苦的。
师:更像是一种自我麻醉和逃避不是吗?
生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他住在那么好的屋子里,却还睡不着觉。说明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此处是一种美饰,看来学生理解错了。)
我笑笑:睡不着一定是有心事,就像关雎里追求淑女而不得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似的,让人内心煎熬。
生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他觉得月亮对人有怨恨,实际上是他对人生有怨恨。
师 目光很独到,正因为自己内心有恨,才会以恶意度人。
生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说了假话,他说他不想回去是因为人间比天上好,实际上不是。
师:文中的他像李白一样自比“谪仙”,想象自己可以来去自由。其实,天上只是朝廷的暗喻。他不仅回不去,而且与亲人都无法见面。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
师:作者借自然和人事变化无常的道理,安慰自己,不必难过。只有自身痛苦,才能看得见别人的痛苦,世事的残缺,悟出普遍存在的哲理。从这点来说,这首诗的境界大开,上升到天下离人的高度,格调更上一层。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因为饱受分离之苦,作者才对天下所有离人发出最美好的祝愿。
小节:有些痛苦,欲说还休;有些痛苦,欲盖弥彰。苏轼这段曲曲折折的心事,反而成为人间所有饱受离情,不得志之人的安慰之语,有了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