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生与狗命》连载小说

第一章:寻欢(03)

2017-12-20  本文已影响18人  子涵女性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童年的这段经历,使得刘敦敏不太像个商人。他并没有那么爱钱。某些时候,他像一个文人,有时,则像一位侠客。他有另一般率性与天真,另一份敏感与细腻。这不同于成年之后,从书本上学来的礼仪规则,这是乡村的土地、河流、树木、动物……是这一切,教会他的。

偶尔,他会幻想一下,儿时的天空,星星一闪一闪,又大又亮,大到仿佛要从天上坠下来……如果一直在乡下成长起来,他还会是今天的他吗。如果,继续做个侠客,行尽天涯,静默山水间,似乎也未尝不是一种快意人生。

她叫陶知然。24岁。这24年来,只做一件事,好好读书。她自认为不是考试的料,迫于父母的压力,仍旧硬着头皮,念完大学。毕业后,她决意不考研究生,也不要回去家乡。她要脱离父母安排的既定轨道,她要独立承担起自己,去过另一种人生。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呢,她尚且没有答案。知然过于年轻,于是,许多事她都想要尝试。

知然自大一起,就尝试各种工作。促销、小蜜蜂、模特、兼职老师、问卷调查员、礼仪、服务员、钟点工、家教……但凡是网上能够找得到,符合要求的,她都尝试一遍。有些工作,做了两天,就厌倦了,给主管一个电话,第二天就不去了。有些工作,做的略微长久一些。比如兼职老师。她原来是不肯当老师的,但这份工作还不错,一周只需要上两天课,每次2小时,教幼儿园的孩子们做手工。孩子们天真可爱,知然喜欢同他们相处。到是有些成年人,知然不能够忍受。曾经在十一假期,去了卖场促销手机,知然按照培训的要求,见到客人来,就热情问候。销售状况,非常见气色。店里一女生便一脸傲慢,从站姿到话术,挑了知然无数的不是。起初,知然还虚心接受。后来发现,但凡新来一个女生,她都能挑出一堆不是来。知然也就不再理会她。她之前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不曾真正接触到这个社会,也不曾有人对她恶意,知然像一只刚刚走出巢穴的小鸟,她需要试炼,需要体验,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系统。

恋爱也是知然的选修课。从大一起,她便跃跃欲试。其实追求知然的男孩,也不在少数。可她偏偏喜欢比他成熟一点的。第一个男朋友大知然7岁,是在工作中认识的。一家台企,他是里面的企划主管,知然混在一群大学生里充当假日促销。不知怎么一来二去,二人就熟悉起来。先是一起吃东西,再到散步,看电影,过各种节日,总之都是情侣的那一套流程。知然欣赏他聪明,可能是自己数学不大好,所以对理工科厉害的人,她都挺佩服。男孩儿高考物理、化学、数学都在125分以上,唯独文科不大好。半年后,他告诉知然,准备考公务员,然后辞职。

知然不解,他道:“虽然薪水高,可是太辛苦,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公务员就好吗?”知然反驳。

“喝茶看报纸,有奖金,有福利,压力又小。”他深切向往。

知然很失望。她自然从周围人口中听说公务员种种的好,父母也时常在她耳边劝诫,可她不喜欢这样一沉不变的生活。在知然看来,年轻人,就该生活得充实、丰富,而不是一位寻求安逸,一眼望到底的生活,又有什么好羡慕。

他果真认认真真复习起来。从他告诉她要参加这考试起,知然便谋划着选择合适的时机,与他分手。知然以不打扰他学习为借口,推脱着不与他再见面,就连电话也接的不够及时。

知然在心里渴望一个志同道合,有些棱角的人。他显然不是。他太聪明,以至于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在他面试结束后,知然发了条短信:分手吧。我们不是一路人。对方试图挽回,追到学校约见知然,知然都回避了。

再后来,知然跟有才华的歌手,尝试恋爱。对方追求知然的方式,也很打动她。他写了一首歌,录制好后,发送给知然。然后发了信息:知然,请查收邮件。歌词写了,他第一次见到知然的场景。知然并没有回复他。她尚且不能够确定,这个人是否可靠。过了一个星期,他又写了第二首歌,之后是第三首歌……直到写到第十首歌,知然同意做他的女朋友。

他会各种乐器。吉他、钢琴、小提琴、笛子、萧……知然在一本书看过,爱音乐的孩子,都不会太坏。她就这么相信了。直到有一天,从周围人口中听说,他的太太前两天刚刚生下一个女孩儿。知然既愤怒,又伤心。她不知,对方何以如此卑鄙,为何瞒着她,为何要这样欺骗她,她还傻傻地相信了……

对方称:“知然,我太喜欢你,无法自控。但我知道你高傲,若是知道实情,你断不会答应做我女朋友,所以我才这样隐瞒。”

知然只淡淡地回了两个字:“混蛋。”便挂断电话。将那人拉入黑名单。

在经历了爱情的受伤之后,知然处于对异性不再有兴趣的阶段。她努力工作,闲暇时间独自去看电影,也会在发了薪水后,清空购物车里的书。她并像其他女孩儿一般,急着装扮自己。她希望如果有人欣赏她,是因为她的脑子或者气质。而美貌,毕竟是短暂的。在知然看来,甚至是肤浅的。打开小小的衣柜,清一色白衬衫,牛仔裤。一模一样的服装,为知然节省下大量的时间。每一个熬夜看书,第二天起晚的早晨,她不必对镜梳妆,更不必站在衣柜前犹豫就要穿哪一件。所以,几遍晚睡,知然也几乎未迟到过。所有首饰里,知然喜欢大耳环。只有这一点女性化的标志,知然还保留着。除此之外,她更像是一个中性人。

刘敦敏与陶知然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公司的茶水间。陶知然坐在桌子前,埋头看书。微波炉里的饭菜已经热好了,她尚且没有注意到,仍然埋着头。白色衬衫,蓝色牛仔裤,一对有流苏的大耳环,漆黑长发上扎着一条白色手绢儿。这么多年过去,敦敏再未见过,谁把手绢儿扎在头发上。他打开微波炉,取出饭菜,放到桌上。知然依旧看得认真,不曾注意到有人正在观察她。敦敏用手指悄悄桌子,知然没有反应。不得已,敦敏将饭菜堆到知然面前,她猛地抬头,二人四目相对。知然快速点点头,轻轻说一句“谢谢。”然后从身旁的布包里取出自带的木筷。敦敏,微微一笑,起身离开。离开前,敦敏撇了一眼桌上的书,《黄帝内经》。

打那以后,敦敏开始暗中观察陶知然。除了永远不变的白色衬衫和蓝色牛仔裤之外,她只穿平底鞋。几乎不化妆。永远背一只布包。骑单车上下班,偶尔打车。外出就餐,总是自带餐具、水杯,使用手绢。食素。手机是某国产品牌,并不是新款。打印总是正反两面。没有男朋友。爱好阅读。周末会去自闭症学校做义工。有一段时间,喜欢逛花卉市场。但很少买花。即使买,也只是很小一束。独来独往。在公司,也不算是善于交际的那一类。遇到天气不好,便会留在公司加班。

这是刘敦敏的风格。如同一只野兽,暗中观察,确定无误,耐心等待时机,然后在某一刻,瞬间扑向猎物。终于盼来了一个暴雨天。陶知然无法骑车回家,高峰期想要打车也是困难,于是,她选择留在办公室。等雨停了,或者雨小一些时,再出门。陶知然在自己的格子间里,戴着耳机,翻着一本小说。有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刘敦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听得到这爽朗的笑声。他也跟着笑起来。时光似倒转。敦敏想,沈静安,不知此时,又在哪里。比起这位小女生,沈静安倒是要活泼许多。一个小时过去了,雨水并没有变小的迹象。又过了一小时零五分钟,雨仍旧下个不停。敦敏已经看完一部电影,在动感单车上卖力了40分钟。他更换衬衣,重新整理发型,略微喷了一点点香水,然后走到知然的办公桌附近,故意问道:“陶知然。”

“妈呀。吓我一跳。你好。刘总。”她丢下书本,从椅子上跳起来。敦敏觉得好笑,同时在心里为沈静安的演技点赞。

“抱歉,吓到你了。你怎么还不下班?”

“额,没关系。雨停了我就回家。”

“哦。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好像是的。”

“你住哪里?我顺路送你。”

“你怎么知道顺路?”

“员工无偿加班,仅凭这一点,就一定顺路。收拾一下东西,跟我下楼。女孩子一个人回家晚了,不安全。”

刘敦敏仍旧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思路清晰,沉稳机智。陶知然赶紧收拾好,等在大厅。敦敏从衣柜里,取出一把长柄雨伞,关上门离开。像陶知然这样不善交际的女孩儿,跟上司在一起,难免紧张吧。敦敏熟练地开着车子,不紧不慢地与身旁这位年轻女孩儿聊着天。语气既有一份自信,又有几分幽默,还有许多的温和。陶知然反而不紧张了,在这个人面前,似乎可以舒服地说话。在一个转角,陶知然忽然问:“刘总,您的名字是谁取的?是一位医生吗?”

敦敏有些恍惚,但很快调整过来,一边转着弯,一边回答:“是啊。是爷爷取的。”

知然又道:“爷爷是中医吗?”

敦敏诧异地回过头,皱着眉头,有些气鼓鼓的样子。知然咯咯笑起来。敦敏也觉得好笑。二人笑够了,敦敏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书上看来的。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因此,猜想您的敦敏二字,应该是出自《黄帝内经》。”

呵。那一刻的敦敏,既高兴,又意外,既感慨,又怀念,又仿佛看到新的希望。那种复杂又喜悦的心情,难以描述。小时候的刘敦敏问过沈静安,但那个疯丫头,根本没有回答。如今,在陶知然这里意外收获了答案。多年的谜题,得以解开。怎能不喜呢。

人与人,总是这般奇怪。有些人,即使朝夕相处,仍旧有不能谈的话题。关系永远都止步不前。有些人,在交汇的最初,就气场相融。陶知然觉得,她与敦敏应该属于后者。但随即,她便推翻了自己的结论,或许,他只是善于交际呢。她大概是被之前的感情,给伤怕了。虽然心里对刘敦敏有好感,却也不愿表示得过于明显,令对方察觉。但在刘敦敏的心里,已经认定陶知然会是一个知己了。至少,他已将她纳入好朋友的范围。

刘敦敏,走到哪里,大抵都会有女孩子喜欢他。即便,他的左手上戴着一枚婚戒,女士们仍旧自动忽视。许多次,在他外出应酬时,一些合作伙伴,主动制造机会,试图与他接近。敦敏既想谈成生意,又不愿失了自己的做人原则,只能礼貌地应对。他越是这般谦谦君子的姿态,女人们反而越喜欢他。生意最终还是谈成了,而刘敦敏在业内的口碑,自然是更好了。(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