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心理

7.21《论语》解惑之八十三:怪力乱神

2025-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易不疑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语”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御也,有辩论是非的意思。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对于‘怪、力、乱、神’不予辩论。

《礼记·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显然,在儒家眼里,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道”的支配之下,“道”同时蕴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如果把“道”理解为规律、法则。那么,就可以得出推论:宇宙万物运行皆遵循数理法则,人生命运轨迹皆遵循因果规律。

但是,在特定条件、特定时空下,又有一些“怪、力、乱、神”现象,似乎超越了数理法则和因果规律。“可离非道也”,随着科学发展,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怪、力、乱、神”现象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超越了人类的认识范围,却终究不能超越数理法则和因果规律。

宣扬“怪、力、乱、神”其本质是“鼓吹反常,否认常态”,其目的是“混淆视听,蛊惑人心,做非法牟利之事”。争辩“怪、力、乱、神”,是抱薪救火,愈辩愈惑,徒增其焰。“子不语”是默摒,是冷处理,这也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