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双福回族村
儿时玩伴请我来双福村喝茶,我才知道涵江也有少数民族村。涵江区有三个民族行政村,双福村、南下村、坝头村。其中双福村于2013年开始修葺回民特色建筑而逐渐为人知晓。以“鉴湖秋月,荔枝飘香”得名的双福村古迹秀美、田园野趣,一派水乡风光。
回族双福村,承以郭氏。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季弟于西号为郭公,其子孙以郭为姓。发源地是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唐郭子仪之后,由光州固始迁仙游,宋时迁居涵江魏塘,后散居涵江各地。双福村里郭氏绝大部分都是回族。有别于莆仙大地村名地标的原木雕花牌枋,双福村的村牌则是前两年刚落成的带着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式,最顶上是一轮新月,“拱门”造型显得肃穆典雅,格外别致。书写着“壶岳钟灵族旺民殷双喜凝住气,兰溪毓秀荔红诗绿福门播雅声”的牌联好一个大气。
双福村的荔枝是出了名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村内有10株古荔枝树,被专业人士现场测定是拥有700年树龄的老树,且古荔是同期古树,成群存活至今,堪称奇观。为了保护古荔群,当地政府利用所处的河道优势,把鉴湖周边的空杂地整修改建成休闲公园,配套修建起来的栈道、景观桥、景观灯俨然新农村生态公园新景致。在荔枝丛掩映下的鉴湖,泛着粼粼波光。
虽是回族村,但是村民们的生活习性和汉族无异。饮食习惯也无二致。最明显的区别则是因为是少数民族,孩子在升学中有额外的加分。还有就是闹元宵的时候,村民是身着回族庆祝,以白色为主的,女性在大襟外还会穿上绣着花的坎肩。最特别的是盖头,镶嵌着珠片,绣着金边在火光中特别好看。虽是回民,双福村庆祝元宵的方式也是以摆宴席,跳火堆、游神等为主,体现了文化大融合的特征。
双福村回族建筑鲜见,倒是古民居、庙宇、书院遍布全境,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在清乾隆年间重修的郭氏回族祖社、鉴湖书院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古民居中厝尾“百二间”大厝、百岁翁故居“三座厝”,沟尾“大厅堂”,圆里“古厅堂”等均显明清建筑风格。
双福村遍植荔枝。据称,该村的荔枝多为陈紫品种。莆田荔枝的色香味,堪称一绝!陈紫尤胜。“核如丁香,毋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这是蔡襄对陈紫荔枝的记录。
“烟火万家,荔枝十里。”双福村的溪流里,一派雅致的水乡图景。 窗外的景致 美人靠上坐着,望着河道 美人靠外即荔枝 水乡精致,令人思乡 茶舍 夕阳下的鉴湖 种着丝瓜,夏意盎然 有别于莆仙大地村名地标的原木雕花牌枋,双福村的村牌则是前两年刚落成的带着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式,最顶上是一轮新月,“拱门”造型显得肃穆典雅,格外别致。书写着“壶岳钟灵族旺民殷双喜凝住气,兰溪毓秀荔红诗绿福门播雅声”的牌联好一个大气。 天井的荷花石刻,栩栩如生,几百年后依然能感受到匠心。 鉴湖秋月,荔枝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