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萨利机长:让你产生扔掉“手机”的冲动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西域木匠

《萨利机长》这部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

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导演把影片的侧重点放在了事后讨论萨利机长做出迫降水面上的选择是否正确。

也就是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NTSB)和萨利机长之间不断的问答上面。

NTSB倾向于相信萨利机长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因为电脑模拟和人为模拟1549航班双引擎瘫痪的状态下,飞机可以成功迫降在两个靠近的地面机场。

但是萨利机长一直坚信,我做出的决定是最正确的,飞机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返回机场。双方就不同意见开展了多次会议。

通过双方不断的问答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的核心问题就是——萨利机长选择迫降在水面上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他是英雄?还是骗子。

刚听到这个影片,误以为又是那种老套路:讲述一个美国英雄如何跟恐怖分子决斗,运用聪明才智和责任担当来拯救乘客的故事。

是这样么?


看完电影,果然不出所料,萨利机长依然是个美国式的英雄,拯救满满一飞机人,哦,155人。

只是这次的恐怖分子不一样:一群鸟。这不闲得扯淡么?

简单一个起飞遇到鸟群,然后返航的故事用得着费那么大劲拍成电影?

你可以说,这是155人全部安全降落,而且是在双驱动失效的时候,这是需要多么厉害的技术啊?

我不否认这点。

因为,这155人的生命在危险的时刻得到保护(就算是1个人的生命),萨利机长完全是英雄,不光是美国人的英雄,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因为他拯救的是活生生的生命。

有的地方,生命根本不值钱哦。

只是,从艺术角度看,单纯拍摄一个影片来记录一个英雄,所采用的拍摄方法不太理想。

因为,仅仅依赖一个事件其实很难把人物烘托得多么高大上,缺少史诗性的宏大叙事的效果。


怎么有效果呢?比如《阿甘正传》那种生命成长式的表现手法;

比如《勇敢的心》那种娓娓道来的情绪积累。

所以,这部影片应该还有个更重要的主题,对我来说。

再者,家庭戏很少,男主最多就是电话上的牵挂,另外飞机上表现了两父子小矛盾因为灾难而得到弥合。

所以讨论的不是传统的家庭伦理片。

爱情片?更不是,里面都没几个女性好不好。当然,如果......

动作片?还是爱情动作片?武侠片?这个显而易见了,肯定不是。

那这个片子到底要说什么鬼?

当看到后面利用计算机模拟飞行的桥段的时候,总算理解了其中让我认同的主题:探讨技术与人在决策世界中的博弈而已。


很明显,这是一个后现代的主题,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面对科学技术的权威对人的自主性空间的挤压,经验的世界受到来自被理性武装的科学技术的不端压制。

即:人在决策领域有多大程度的自主性?

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自身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现实中的手机依赖症,是你在用手机?

还是手机在用你?

回到影片本身,飞机顺利迫降之后,萨利机长接受国家运输委员会的系列调查。

这个不难理解,差点让155人丧命的大事件,总得调查下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更不用说后期涉及到保险赔偿相关的经济问题。

萨利机长是不是拯救155个生命的英雄?

其实还很难说。

假如是操作失误,比如没有按照规定返回泰特伯勒机场,那就不是英雄了,而是导致危机产生的主要责任者。

所以调查是必要的,这个无可厚非。

重点是,整个调查问询过程中,充斥着各种技术性分析,包括通过模拟飞行来检验机长的决策是否合理,都是利用技术。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没啥意见,也没发现有什么明显不对的问题。总要知道事情的原委嘛,调查才能知道问题!

但是调查委员会的观点是:通过冒险行为或者说自我的决定行为拯救生命似乎只是运气,假如下次依然不按照标准,也许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至此,问题的焦点就被点出来了:

人类行动到底是依靠科学的标准,还是按照个人的经验(萨利机长有40年的飞行无事故经历)?

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何者应该作为选择的首要考虑?

假如严格按照科学的标准,科学标准是否具有绝对的合理性?

假如没有绝对的合理性,那相对的合理性是否一定比人的经验判断更能避免灾难的发生,减轻某些事情导致的可怕后果?

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意味着科学技术的权威已经凌驾于人的经验理性之上了。合理么?

曾经看过一个剩男找对象,运用严格的标准,设置了所谓科学的流程去相亲。比如从将来子女的角度去确定对象的身高;

从将来经济压力的角度去确定对象的家庭条件;从婚后负担轻重的角度去确定对象的兄弟姐妹个数应该多少;

甚至还考虑到对方父母是否双全。

这里可以植入一个小对话:牛郎向织女求婚!织女问:你家里条件怎么样啊?牛郎道: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织女道:这倒是标准配置,...

另外在流程上,比如约会时间相隔多长时间一次;

每次发送短信要多少个字合适;

见面要谈论的主题提前还要打草稿......

理性与情感如何平衡,理性的限度在哪里?


尤其是作为人类理性的产物(科学技术)在何种情况下,在多大程度上照顾人类的情感?

进一步说,在某些具体事件中,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否被科学技术的某些固定标准与流程所抑制?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的某种自主性能力受到钳制,最终导致自由的丧失?

萨利机长在最后的申辩中,谈到人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纯技术性的领域,人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工具性的考虑。

我们知道,作为严格意义上的个人(individual)在16世纪出现后,尼采在19世纪津津乐道表达了“上帝死了”的乐观,人成为新的上帝。

只是现如今,人被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拉下神坛(《萨利机长》这个电影中,人是直接剥离掉了),科学成为新的上帝。

但这比另外一种情况要好,那就是一位叫做马尔库塞的学者的担忧。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说: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人们产生了很强烈的技术依赖;

技术已经不可能再保持某种价值中立的色彩,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意识形态的色彩。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挣脱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某些推送的信息、微信文章是否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强加?

当然,对科技的迷恋,对某些现代技术的崇拜并不能说是完全不可以的,而是要考虑到我们失去的某些东西的可贵。

比如人性、人的情感、某些传统、某些道德乃至宗教伦理支持下的心灵,回归到人本身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技术场景下,人们成为社会机制的“零件”,在被技术的权威掌控下,人本身的某些自主意识被压制,更谈不上所谓的批判精神。

诚然,《萨利机长》这个电影最终建立了科学技术与人本身的某种平衡,技术世界里,还是考虑了人的因素。

无论是从对155个生命的珍视情感构成的英雄情结,还是最终调查委员会对萨利机长的认同,都展示了一个理念:后现代社会里,人不能被抛弃,技术永远只能是人的工具。

人不能成为他者,人应该是在场的。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看似拯救的是155个生命,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命。而萨利机长救赎的反倒是自己,作为技术世界奴役中的大写的生命。

由此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后现代社会中,真正的自由将如何证成,又该如何真实地实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