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

倔姑娘张靓颖会吃亏吗?

2016-10-10  本文已影响28人  吆咪呀

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为你好这个词曾经被年轻人弃之如履。

给你报了兴趣班,为了你好。

在学校不许早恋,为了你好。

这个男人没车没房的,不许再来往,我这是为了你好。

本质上是个体行为的界定问题,却被强加他人的主观意愿,作出的决定往往伴随着妥协,对于强势的一方而言,则意味着征服。

曾经无比痛恨的这句话,如今却再次被人掌控在手里,当作普世的棒槌,讽刺的是,他们和当初奋而抗之的竟是同一拨人。

在张靓颖发布的微博下面,我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感受一下,是不是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

三十而立的年纪,早已经过了分对论错的阶段,对于成年人而言此时该权衡的是利弊,再三考量,张妈妈列出三大罪状:

冯轲私生活不检点。

私自变更张妈妈和张靓颖公司股份。

财产分配问题,演出收入几乎都在冯轲手里。

针对张妈妈控诉的三大罪状,冯轲回应:我愿意把所有的财产转移到张靓颖的名下。

而张靓颖的态度是:我信任。我解决。我承担。

在这一点上我是欣赏张靓颖的,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觉悟和担当,如这般刚烈和坚持,难怪冯轲会说:我这辈子再也遇不到像张靓颖这样好的女孩。

能被这样炽烈的爱情包围,是运气也是枷锁,像小时候吃的麦芽糖。

甜,也黏牙。

但说实话张靓颖这般赌上亲情赌上爱情的孤注,我是不看好的,最好的结果,大概就是愿赌服输吧。

冯轲也许是下一个宋喆,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冯德伦。

谁说得准呢?

你不能因为事物存在风险而扼杀所有的可能性。

我更希望她的这份美好与纯良,不要被轻易辜负。

而这场撕逼闹剧在张靓颖对男朋友的无条件力挺和支持后,开始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

其实整件事情只不过是张妈妈想借着舆论压力逼迫女儿放弃冯轲,但是依张靓颖的耿直性格自然不甘妥协。

这原本无可厚非,都是21世纪的人了,哪里还会听从父母包办婚姻。

错就就错在张靓颖同样没有选择在私下里去跟妈妈调解,而是越过自己的母亲在公众视野里跟妈妈隔空喊话,这样的沟通是毫无意义的,且很容易被公众舆论带偏轨道,给彼此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尤其是加持了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吃瓜群众属性后,舆论方向变得愈来愈不可控,越来越来的人加入了这场骂战之中。

有人开始查冯轲的老底,骂他作风放浪,生活不检点。

有人责怪张靓颖不听妈妈的话,为了爱情忤逆独自抚养她长大的母亲。

有人揣测张妈妈之所以隔了12年才开撕,是觊觎在女儿公司被剥夺的股份而已。

人最坏的恶意大抵如此,亲情也好,爱情也罢,总有脑洞清奇者能揣摩出一番别有用心。

于父母而言,对在乎的人最大的体谅和让步就是尊重,尊重你的想法和你的生活观念,可要是有人要伤害我最爱的人,抱歉,尊重也没得谈。

你说你恨我?没事,我宁愿你恨我,我也不愿看着你往火坑里跳,这是很多父母的初衷。

而为人子女,未食其髓,难解其味,更多的是我要追求自己的爱情,跟着感觉走,别的我不想管。

并非谁都能开启上帝视角,当她们在做出这些行为的时候,就是单纯的母性本能被激发了而已。

这也是很多父母与子女矛盾的症结所在。

而那些在网络上互喷的人,有哪个是脱离社会关系的独立存在,他们真的在乎这场闹剧吗?

不见得。

其中的大部分,甚至90%的人,可能连冯柯是谁都不知道,站起台来却俨然一副其家人做派,甚至不自觉就代入了双方亲属阵营。

他们关心的只不过是明星撕逼,花边绯闻,劈腿求欢,这种事情对他们而言毫无益处,但却是茶余饭后的绝佳消遣,且非常容易让人得到满足,从中寻求到一种微弱的心理平衡。

瞧,明星也就那样嘛。

这样的八卦绯闻往往是情绪最好的宣泄口,也许是某个号称的知情人,某个不知名的圈内人一番毫无根据的爆料,他们就能竭尽全力地去声讨对方,即便是理智粉也常常这样被人带入节奏而不自知,这实在不失为是一种善良的愚蠢。

对于另一个阵营的人而言,却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至于那些揣测什么父母绑架孩子婚姻道德论和财产分割阴谋论的,放下手机,该吃吃该喝喝,我认可张靓颖的在长文里说的那句话,我妈妈是个单纯的人,请不要再利用她的情绪,她不懂舆论的伤害。

舆论,有时候是可以杀人的。

妈妈爱女儿的心思可以理解,女儿爱男票的心思也值得体谅,这些事情无所谓站不站台,你最好的支持就是别给里头再添把火,奉劝各位: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关你屁事,洗洗睡吧。

吆咪:一个张靓颖曾经的粉,现在的路人,不黑。

—ENG—

你的分享

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